关于本课程的若干问题
(一)本课程是讲什么的
主要介绍清代的学术思潮、学术流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成就,并总结清代学术思想发展演变的脉络。
(二)为什么要修习这门课程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清代学术的发展演变概况,各时期的社会政治形势对学术潮流的影响,各重要学术流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与成就,清代学术对现代学术的启迪意义等。
(四)主要教学参考书——
江藩撰:《汉学师承记》、《宋学渊源记》
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钱穆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陈其泰、李廷勇著:《中国学术通史·清代卷》
(五)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邮箱:qingdaixueshu@
密码:zggwxyjs
(“中国古文献研究所”开头的拼音字母)
我的邮箱:
******@.
我的电话:
**********
020-84112051(工作室)
第一节清代学术史研究回顾
“宋学”与“汉学”
宋学又称理学。它是以中晚唐的儒学复兴为前导,经两宋理学家共同努力而创建的一套理论体系。其基本特征是援佛道以证儒理。由于这个思想体系以“理”作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所以被称为理学。宋学的主要学派是程朱理学学派与陆王心学学派。
宋学自称继承了孔孟以来的“道统”,因此也称“道学”
韩愈《原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以是传之孔子,孔子以是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宋学虽仍以儒家礼法、伦理为核心,但其体系已融合佛道的思想内容,与原始儒学明显不同,因此也被称为“新儒学”。
宋学=理学=道学=新儒学
梁启超对宋学的评价:“既诬孔,且诬佛,而并以自诬也。”(《概论》三)
中山大学清代学术概论第一节清代学术史研究回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