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润扬长江大桥.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润扬长江大桥
润扬长江大桥于2000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她跨江连岛,北起扬州,南接镇江,,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工程总投资约53亿元,工期5年,2005年10月1日前建成通车。润扬大桥连接京沪、宁沪、宁杭三条高速公路,并使这三条高速公路和312国道、同三国道主干线、上海至成都国道主干线互连互通,成为长三角地区又一重要的路网枢纽。
关键技术:
1 超大规模地下连续墙工程
润扬大桥悬索桥北锚碇位于长江中间的世业洲尾部,基础距长江大堤仅70m,锚区内断裂带、破碎带分布广泛,基岩风化程度极不均匀,局部裂隙发育,基岩面局部起伏大。以淤泥质亚粘土和粉细砂为主的覆盖层厚度约50m,地下水位高,与长江的水力联系密切。在此复杂的地质水文条件下,,基础结构形式的选取是关键。通过带案招标,由专家评审选取了有利于永久结构受力的基础形式——矩形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基础平面尺寸69×50m,基础底标高-45m,开挖深度达50m,支承在弱、微风化岩顶面。,平均深度53m ,最大深度达56m,嵌入弱风化、微风化岩中。如此规模的超深基坑被中科院孙钧院士称为国内第一、世界罕见。
2排桩冻结法的首次采用
鉴于南锚锚区地质水文条件复杂,该项工程采取“带案招标”的方式,经过专家组对众多投标方案——沉井、地下连续墙、冻结、地下连续墙加冻结、排桩加冻结等方案的反复论证,最终确定采用排桩冻结基坑围护方案进行基坑施工。排桩冻结法施工方案基本思路是以人工制冷冻结含水地层,形成冻结帷幕墙体作为基坑的封水防渗结构,以排桩及内支撑系统抵抗水土压力。排桩冻结法是一种全新的基坑施工工法,应用于桥梁基础工程,在国内属于首次,尚未检索到国外使用该工法进行敞开式、大面积、深基坑施工的实例。
3 深基坑信息化施工技术
润扬大桥悬索桥南北锚碇基坑均属超大深基坑,国内尚无类似设计和施工经验,在开挖过程中,全面采用了信息化施工方法,对结构的内力、位移、变形及水土压力、温度变化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监控,并运用正、反演分析,对基坑施工及时提出有效的指导性意见,为施工中科学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证了基坑施工的快速安全。
锚碇基坑信息化施工体系由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三部分组成。信息采集是通过监测系统实现的。北锚基坑共埋设测点1800多个,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地下连续墙垂直沉降、平面位移、纵向变形、墙体钢筋应力等进行了监测。南锚基坑将监测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专门的软件进行信息处理和分析研究。北锚基坑施工的分析研究工作包括:空间模型的计算反演分析;神经网络反分析预测等。根据信息处理和预测结果,对基坑施工及时提出有效的指导性意见,并对基坑施工工艺和顺序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4大直径钻孔桩足尺承载力试验
悬索桥南、,设计单桩极限承载力11000吨,如采用传统堆载或锚桩试验方案,费用高、风险大、时间长。北汊斜拉桥索塔桩基础均在深水之中,采用常规静载试验方法也面临着巨大的技术困难和经费开支。因此,我们在国内大直径桥梁桩基静力测试中首次引进了先进的桩承载力自平衡试桩法,对桩基础进行试桩试验以确定单桩承载力、分层岩土摩擦力、端

润扬长江大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nibubian1313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1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