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理学
主编:李典友,胡宏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地理环境与人类关系
第三章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特征
第四章区域环境的形成与分析
第五章中国环境问题
第六章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环境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七章环境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地理环境野外调查与观测
一、地形图与遥感资料的应用
地形图(Topographic Map)是指国家几种基本比例尺的全要素地图。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地形图的内容越详细。
我国基本比例尺代码
比例尺
1:50万
1:25万
1:10万
1:5万
1:
1:1万
1:5000
代码
B
C
D
E
F
G
H
室内读图与分析
在室内读图,获取所需调查区的信息。
首先根据地图符号,通过观察地图,了解读图地区的地理位置,所属政区、范围大小、地势、山脉走向、水系、居民区、道路、植被分布、土地利用情况等。为此需要对地形图图廓外各种标识、说明、惯用的符号、等高线等有明确的认识。
遥感及其资料的应用
航空相片
航空摄影是将航影仪安装在飞机、气球等飞行器上,按照一定的要求对目标物摄影,获取影像资料的方法。
飞行质量评定项目和标准包括下面内容:
像片重叠度、像片倾斜角、航线弯曲度、像片旋角(航偏角)
卫星遥感图像
在不同波段的遥感图像上,同一地物具有不同的色调或色彩,甚至其影像图形特征也有明显的差异
~,属可见光的绿光波段,这个波段的图像最适合观察滨海和浅水下的地貌
~,属于可见光的红光波段,这个波段对沿岸的泥沙流的运移和大河中悬浮物的含量有清晰的反映
~,属于可见光的红光和近红外波段,水体和湿地在这个波段的图像上反映显著
~,属于近红外波段,影像特点是立体感较强,能清晰显示各种地形细节
TM图像中的蓝光波段(~)主要用于识别近岸的水体、区分土壤与植被、阔叶林与针叶林。近红外波段主要用于判断含水率,以及区别雪与云。
~,其光谱效应与黑白航空相片相似。
二、环境背景野外调查
环境背景调查原则
环境背景调查方法
全面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效用性原则
收集资料法
预测推测法
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及全球定位系统(GPS)法
环境调查分析的内容
自然环境背景调查内容:地质与地形地貌、气候气象、环境质量与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环境背景的调查内容:人口情况、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政治文化背景
调查一般程序:
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环境地理学第七章环境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