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有计划的废止制度它的利弊.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有计划的废止制度它的利弊
要说“有计划废止制度”是和设计的商业化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在美国,50年代经济的繁荣,极大刺激了商业性设计的发展,在商品经济规律的支配下,现代主义的信条“形式追随功能”被“设计追随销售”所取代。但是这种发展却是以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而造成这种结果的罪魁祸首是汽车工业推行的“有计划的废止制度”。而在这个制度中走在风头浪尖的就是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斯隆和设计师亨利·厄尔,他们是策划和推行有计划废止制度的主要人物。
“有计划的废止制度”是一种以人为的方式有计划地迫使商品在短期内失效,促使消费者不断更新、购买新的产品。它极大刺激了人们的购买欲,迎合了经济上升时期人们求新求异的消费观念,给垄断资本代来了巨额利润。但同时却对社会资源造成浪费和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进而导致人们社会道德观和生活价值观的改变。
既然“有计划废止制度”推动商业的同时却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消极影响,那么势必会有人会反对这种不合理的设计。艾略特·诺伊是反对有计划废止制度的美国最有影响的设计师之一。罗南·罗德兹和爱德华·格尼米奇为派克公司设计的派克圆珠笔也是反对有计划废止制度的典型例子。
关于“有计划废止制度”的表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功能性废止,使新产品比老产品具有更多新功能,从而让先前的产品“老化”。像是手机,起初是要满足人的通话意愿,后来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短信、照相、音乐功能等等应运而生。
第二:款式性废止,不断推出新的流行式样和款式,使原来的产品过时,即由不合消费者的意趣而废弃,很大层次上体现了资源的浪费。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汽车,宽敞、华丽,但它们耗油多,功能上也不尽完善。对制造商来说这些无关紧要,因为他们生产的汽车并不是为了经久耐用,而是为了满足人们把汽车作为力量和地位标志的心理。通过年度换型计划,设计师们源源推出时髦的新车型,让原有车辆很快在形式上过时,使车主在一两年内即放弃旧车而买新车。这些新车型一般只在造型上有变化,内部功能结构并无多大改变。设计要这么多样子吗?变化一点点,要话多大的投资进去啊?而是把人们的心给腐蚀了,审美观给腐蚀了,对准表面的豪华,一提豪华大家都感动了。而我们还没有那么富裕,某些方面的浪费惊人,产生了污染,浪费了资源,我们现在剥削不是剥削剩余价值,在剥削自然,剥削我们的下一代。所以我们的设计不仅仅是要解决视觉问题,对社会负责任的话,我们要设计的是用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化价值,创造更好的生活方式。
第三:质量性废止,在设计和生产中预先限定产品的使用寿命,使其在一段时间后便不能使用。这样就使得产品达到一定的使用年限有被迫购买新品。
有计划的废止制度”是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在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个非常大的贡献,创造了汽车设计的新模式。在设计新的汽车式样的时候,必须有计划的考虑以后几年之间不断的更换部分设计,基本造成一种制度,是汽车的式样最少每两年有一次小的变化,
没3-4年有一次大的变化,造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称为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的工业设计就以一种未来主义的态度来看待机器及其产品,对电气化、高速交通等现代工业的产物大唱颂歌,并发展了“流线型”一类具有象征性的“时代风格”。战后美国工业设计的实践仍然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即强调设计的象征意义,迎合美国人追求新奇

有计划的废止制度它的利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wenfei1314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8-06-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