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罗斯福新政
一、课标要求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项目)和两个阶段。
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重要概念,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运用具体史实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过程讲述
图片直观
经济危机中的美国需要改革。
钦佩罗斯福不怕困难、推行改革的勇气。
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
分组讨论
问题探究
三、知识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法、提问启发法、讨论法
五、教具准备
教师课前收集好相关资料,完成多媒体课件;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工作。
六、教材教法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中心内容,前一课重点讲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这是罗斯福新政产生的重要历史背景,后一课有关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涉及罗斯福新政对战后美国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本课既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本单元的核心部分,也是《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本课教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与意义。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教材设计了两个目,第一目着重叙述了罗斯福新政的基本过程,为分析新政的作用和意义作了必要的知识储备;第二目着重分析论证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影响,是基于基础知识之上的意义建构。两者体现了“史论结合,史从证出”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方略。
七、本课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回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然后设问:在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各国都在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德国和日本通过对外扩张来刺激经济恢复,美国则通过罗斯福新政来恢复国民经济,罗斯福是怎样一个历史人物呢?(多媒体显示罗斯福像,打出罗斯福的生平介绍)罗斯福又是如何实施新政的呢?然后进入本课学习。
一、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师:当经济危机来临时,胡佛政府虽也采取了一些反危机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并没有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到1933年初,美国已有半数的银行倒闭,13万家以上的企业破产,完全失业的人数达到了1 300万,经济危机更加严重,社会更加动荡不安。那胡佛反危机为什么会失败?
生:主要原因是胡佛总统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
师:全国上下不满情绪和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迅速改善经济状况,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罗斯福总统以实行“新政”为竞选宣言,在1932年的大选中,赢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胡佛,于1933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多媒体显示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的图片)
老师同学生一同探讨总结新政实施的背景(1)胡佛反危机失败;(2)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3)罗斯福就任总统
2. 经过
(1)第一阶段(1933~1935年),此阶段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这一时期通过了一系列“反危机”法令;
(2)第二阶段(1935~1939年),此阶段着重改革,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争前夕,实施救济则贯穿新政的全过程。
师:为更好地理解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起来看《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表(多媒体显示),将新政的措施具体分为四个项目加以列叙:
3. 内容
师:罗斯福上台伊始,便宣布实施“新政”,在提出‘新政’这个词的时候,并没有具体的政策计划。但为了复兴危机中的美国经济,他执政后推进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并根据形势变化和政策执行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罗斯福开始实施“新政”时虽然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政策计划,但改革的决心已定,而改革又是全方位的,且在改革过程中不断调整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师:请同学们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多媒体图文显示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
(1)救济──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2)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
(3) 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具体措施
(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投
罗斯福新政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