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 项目背景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服务性产业,它贯穿于社会生产、流通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交通运输的发展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为了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满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交通运输提出的更高要求,交通部在出台《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之后,为了加快与国家高速公路网相协调,紧密衔接其他运输方式及城市交通体系,提高交通运输的整体服务水平,2007 年 7 月又制定了《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共确定了 179 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其中包含 12 个组合枢纽,
涉及 196 个城市。承德市被列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
承德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靠内蒙古自治区,东接辽宁省,西邻张家口市,距离北京 220 公里, 是京津冀都市圈主要城市之一,地处华北、东北、内蒙古三大地区的过渡地带,是燕山腹地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
“十五”以来,承德市的公路基础设施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京承高速公路的通车结束了承德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规划中的“一环八射”的高速公路网相继进入立项、开工建设阶段。与此同时, 作为公路运输网络的节点,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却较为落后,普遍存在着规模较小、运输能力不足、覆盖范围不够、与城市交通严重干扰等问题,公路运输枢纽建设的滞后,已成为公路运输整体服务水平的薄弱环节。
公路运输枢纽是公路运输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对外经济交通联系,以及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公路运输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基本平台,是促进快速客货运输、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物流化运输等先进运输形式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为了提高公路运输的服务水平,适应承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规划建设国家公路运输枢纽。
按照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要求,为使承德市公路运输客运枢纽建设步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构建合理的客运枢纽布局,依据交通部制定的《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编制办法》进行本课题研究工作。
§ 国内外发展情况
国外综合客运枢纽发展概况国外综合客运枢纽发展历程:从国外客运换乘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 20 世纪 40-50 年代,该阶段初步提出综合客运换乘相关概念。
第二阶段:为上世纪 70 到 80 年代,该阶段注重交通方式间的换乘衔接配合,客运交通换乘枢
纽在这一阶段得到迅速发展。这一阶段的发展与研究以前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综合客运的研究与实践为主,该阶段是在运网不发达、运能相对短缺、追求运输数量和运能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展开的,是以计划作为配置运输资源的机制,旨在实现客运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营和发展整体优化。
第三阶段:上世纪 90 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客运换乘枢纽建设趋于成熟。这一阶段:前苏联的研究与实践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西方综合运输的研究与实践成功,则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成为综合运输系统研究与实践的主流。美国国家综合运输中心提出:“综合客运系统是一种对运输系统进行规划、建设和运营的方法,它强调运输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欧盟认为综合客运是“各种客运方式能够整合到门到门的运输链中,在实现有效衔接基础上显示出各自合理的经济特性与运行特性,以提高整个客运体系的运行效率”。通过这一阶段的发展,社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进入了从数量向质量发展时期,以组织“零换乘”为核心的运输理念应运而生,西方发达国家客运换乘系统建设趋于成熟。
从国外综合客运换乘枢纽发展现状来看,公路长途客运在城际旅客运输中所占比重较低,单一公用型的公路客运站在国外不发达。而铁路、轨道交通、航空作为城市对外联系的纽带,铁路枢纽、航空枢纽、城市公交枢纽换乘衔接发展成熟。
等诸多因素影响,城际间公路客运中的公共旅客运输所占比例非常小,服务对象的范围也很窄,所
以公用型的公路客运站不是很发达,现有的公路客运车站一般为客运公司所有并独立经营,规模不大,主要为本企业服务。小型企业在站务设施上都依附于大的客运企业。
而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是城市对外联系的纽带,随着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国外发达国家大城市各种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港站内各种运输设备的匹配与布置日益一体化,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的衔接也趋于成熟。
以航空港与城市交通的换乘发展为例,传统中航空与城市交通方式之间的转换,大多利用机场交通车、公共交通汽车、出租汽车和私人轿车,其高昂的费用、道路交通量的增加、巨大的停车需求等都引发了诸多矛盾。八十年代以来对于两者之间的衔接换乘,越来越强调一体化客运体系的建立,即综合航
承德市公路运输客运枢纽规划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