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东京审判》有感
鲁迅先生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日本现在缺少的正是这样的一种自我批评精神。然而,只有经历过自我革命之后,民族的生命才能焕然一新。在哲学中,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人与社会都是在矛盾的相互运动中得以发展的。日本政府并没有正视矛盾,揭露矛盾,于是更谈不上矛盾的解决,这只会使日本民族始终在现实与理想、历史与未来的落差之中畸形地发展。影片的开始,镜头慢慢地滑过战后日本的废墟,满目的沧痍,万物的萧条。这个发动战争,妄想征服世界,而给其他国家带来巨大痛苦和灾难的国家,最后得到了什么?仅仅是悲哀、是死亡。他们断送了自己国家的大好前途!
战争只是统治阶级想要扩展自己的势力,富裕的生活太过无聊而带给百姓的灾难。战场如杀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自古如此,而中国人民不服,侵犯和侵略就是屠杀,就是蹂贱。有谁承认那是“哥哥对弟弟的爱”,是博爱吗?是关爱吗?是疼爱吗?不,那不是。那是另一种畸形的“碍”,碍于我们的地大物博,碍于我们的文明文化,碍于我们的辉煌历史,有谁能够接受这种变行的“爱”。难道昧着良心抹杀历史的血腥就是“君子”的行为;难道参加靖国神社就是对亡灵的告慰?
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战争的黑暗和悲怆。对于近代中国人民来说,也许最痛苦的回忆莫过于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那是段何等血腥,何等惨绝人寰,何等暗无天日的过往!日本侵略者肆无忌惮地践踏着中国的河山,蹂躏着中国无辜的百姓,掠夺着中国的财产,他们犯下的滔天罪行又何止罄竹难书!没有华丽的场景,没有鲜艳的霓裳,也没有露骨的色情,《东京审判》似乎不具备中国大片一贯看重的硬件,但却有着许多大片没有的软件----厚重的剧情与深刻的台词。
这部戏的很多镜头都让我难以忘怀。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开头,是因为法官的座次问题,梅汝敖坚持一定要按日本签定投降书的顺序排列法官的座次,因为这关乎中国的尊严,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坚持,这是一个中国法官的坚持,“如果我同意了这个安排,就等于侮辱了我的国家,就等于侮辱了所有中国人为抗击日本侵略所付出的代价,牺牲,努力,坚持”!铮铮铁骨,义正词严,最终,法庭长只能对梅汝敖说:you win……。还有一段对话让我印象很深:
“中国会因为有你这样的斗士而自豪!”
“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
观《东京审判》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