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甲镇中心小学数学科实施素质教育调查报告
卸甲镇中心小学:孙小祥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随着不断学习,我校数学科的老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逐步加深,并在数学教学中得以实施。为了了解我校数学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实施的成效和存在问题,现就素质教育在我校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通过调查的形式,作一个全面的分析与总结: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深入了解我校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求实施策略,进一步推进我校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二、调查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和老师谈话、课堂观察等方法。
三、调查对象
1、问卷调查: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共抽60人;
2、谈话对象:一至六年级数学老师
3、课堂观察:一至六年级数学课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小学数学课中实施素质教育,最根本就是要求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掌握新知,而且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以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这次调查过程中,我了解到在数学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些成效:
。
从这次调查结果中可以知道:%,%;%。从这些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了素质教育后,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很大的提高。我通过与老师谈话和对课堂观察发现老师主要通过以下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能通过创设一些学生喜欢的故事情景、生活情景、动画情景等引入新课,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产生极大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2)以故事形式贯穿全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一些卡通故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低年级的老师能想方设法“请来”一些卡通人物,把教学的内容编成故事形式,跟卡通人物一起学习、比赛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把生活素材引入到数学课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能恰当地引用生活素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明白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
从这次调查结果知道:老师在教学新知识时,大部分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新知的教学方法的占95%;采取让学生自学点拨的教学方法的占3. 3%。从这些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老师能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课堂上,老师只是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行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等,并参与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中,让学生始终处在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并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上
实施素质教育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