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利用桑枝屑袋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doc黑木耳利用桑枝屑袋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从季节安排、品种与配方选择、拌料与制棒、灭菌与接种、菌丝培养、大田排场、出耳管理、采耳与采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黑木耳利用桑枝屑袋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供菇农参考。
关键词黑木耳;桑枝屑;袋料;栽培技术
黑木耳素有山珍、素中之荤的美称。桑枝韧皮部发达,富含纤维素,营养丰富,符合黑木耳生长发育中对营养的需求。实践证明,用桑枝屑栽培黑木耳,吃料快、污染低,子实体提前发生、厚实,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是生产黑木耳的上等原料[1-4]。据近两年来利用桑枝屑袋料栽培黑木耳,袋料55cm×~,平均采干木耳55 g/袋,收益近15万元/hm2;采收后的菌棒可作蔬菜等生产肥料,形成了以“桑枝条(废弃物)—黑木耳(废菌棒)—晚稻、废菌棒—蔬菜”循环式生态高效的生产模式。因此,利用桑枝屑袋料栽培黑木耳,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现就黑木耳利用桑枝屑袋料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季节安排
黑木耳耐寒怕热,属中温型真菌。子实体生长最适宜的日平均气温为15~20℃,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子实体生长速度适中,且产量高质量好。因此,王店镇适宜推广秋冬季栽培黑木耳。即6月开始收购桑枝和粉碎,9月生产制作菌棒,10月中下旬晚稻收获后排放大田,翌年1月初开始出耳,至4月底采收结束。
2品种与配方选择
从外地引种一定要先经过试种,目前在袋料黑木耳栽培上比较好的品种有新科、916等,王店镇单片型黑木耳宜选择新科系列菌株,菊花型选择916。使用的菌种要求菌丝生长健壮,长势强,无杂菌污染,菌丝刚长满袋,掰开成块不散、萌发快、无老化。原料配方1:桑枝屑80%、麸皮13%、棉籽壳5%、木耳专用料2%;原料配方2:桑枝屑70%、麸皮18%、棉籽壳10%、木耳专用料2%。
3拌料与装袋(制棒)
拌料有3个要求,一是均匀(一般干拌3次),二是控制含水率(加水后拌3次),三是pH值适当。拌料时先干拌,后湿拌,一定要拌匀,杀菌不彻底易感染杂菌。含水量以手捏料能成团、手指捻料时有湿润感为宜。将拌均的料装入规格为55cm
×15cm的聚乙烯料袋,扎紧封口,制成棒状。~,含水量55%,~。
4灭菌与接种
将制成的料袋(棒)进行常压灭菌,灭菌时容器内棒与棒不能排列过密,以便蒸气流动畅通,灭菌彻底。当温度至60~65℃时,施放1次冷气,温度达100℃维持恒温15~16h。灭菌时要防止漏气。待料棒冷却至30℃以下时开始接种。袋料黑木耳栽培提倡用接种箱接种,每棒接3~4穴(气温低时适当加大接种量),用整块菌种接入,接种后用薄膜覆盖住接种口,菌棒转入培养室,堆成平行堆、“井字形”或“△”形培养发菌。接种时尽量少损伤菌种,避免用手指强力按压。
5菌丝培养
首先做好培养室的清洁消毒工作,接种后7~10d内室温控制在25~28℃,10d后室内保持20~23℃,湿度保持在70%以下,每隔10~15d进行翻堆检查,若发现棒内出现黄、红、绿、青等颜色的斑块即为杂菌,较轻地用酒精注射患处,移到另室单独培养。对污染严重的菌棒,特别是桔红色链孢霉感染的要立即隔离,在远处深埋或烧毁,以免蔓延和污染环境。同时,严防3
黑木耳利用桑枝屑袋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