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卷)
专业:传播学考试科目:传播学试卷共2页
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 )提出的。
2、信息的外在形式是( )。
3、拉斯韦尔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功能,分别是环境监控、( )、( )。
4、传播学把( )及其运行规律作为研究对象。
5、“自我互动”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
6、最早从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
7、日本学者田中义久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为三种类型。即( )、能量交往、( )。
8、报刊成为大众传播媒介代表性的事件是( )的出现。
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5分)
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 )
A语言 B图画 C文字 D印刷
2、“霸权”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戈尔丁 B默多克 C葛兰西(又译为格拉姆西) D哈贝马
提出“镜中我”的理论的学者是:( )
A施拉姆 B布鲁默 C库利 D米德
提出“容器人”概念的学者是:( )
A佐藤毅 B林雄二郎 C田中义久 D中野收
一下传播模式中属于系统模式的是:( )
A拉斯韦尔模式
B马莱兹克模式
C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D德弗勒模式
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下面选项不属于传播学意义上的“信息“范畴的是:( )。
A电视信号 B电闪雷鸣 C新闻图片
D小鸟鸣叫 E广播歌曲
人类社会进入高度信息化阶段后的特点有:( )。
A广播电视的普及
B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
C微型电脑普及到家庭,并成为个人综合处理信息的媒介。
D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
E公民的言论自由得到保障
下面关于符号意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诗学和语义学上,符号的意义可以分为明示性意义和指示性意义。
B在逻辑学上,符号的意义可以分为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
C明示性意义是某种文化环境中多数社会成员共同使用和有着共同理解的意义。
D语言符号的意义总是准确,明晰的。
E符号的内涵意义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人际传播的特点有:( )。
A渠道单一 B互动性强 C方法灵活 D意义单纯、明确 E覆盖面大
下列哪些项传播功能不是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 )
A解释与规定 B社会地位赋予 C社会规范强制
D社会化功能 E麻醉作用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媒介
指数
电视人
社会责任理论
集合行为
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受众对媒介讯息的解读过程是完全被动的”,你认为对吗?请用文化研究学者霍尔的理论进行阐释。
2、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告诉了我们什么?
3、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
4、什么是信息社会?它有哪些特点?
六、论述(每小题30分,共60分)
试述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的内容和含义,并以其分析网络媒体的使用过程。
请分析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意义和局限性,并结合当前的传播实
际评析其媒介观。
北京印刷学院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专业:传播学考试科目:写作与出版基础试卷共7页
一、选择题(本题30分。单项选择题有4个选项,每题1分,共10分;多项选择题有5个选项,每题2分,共20分。不选、错选、少选均酌情扣分。)
(一)单选题
1、1833年,( )在广州创办,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
A《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B《蜜蜂华报》
C《遐迩贯珍》 D《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2、1904年3月创办的《东方杂志》由( )编辑出版。
A中华书局 B商务印书馆 C民报社 D世界书局
在十年内战使其出版的新闻专著中,被誉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开山之作”的是( )。
A《中国新闻发达史》 B《中国报纸简史》
C《中国报学史》 D 《中啊各国新闻事业通史》
下列要素中,不属于出版的要素是( )。
A编辑 B复制 C发行 D市场
在处理编者和读者关系的基本原则中,错误的是( )。
A适应读者 B提高读者 C创造读者 D服务读者
在以下关于宏观编辑艺术的重要技巧中,错误的是( )。
A大与小的结合 B散与整的统一
C刚与柔的相济 D主与宾的互补
在某书的中国标准书号“ISBN7-80649-608-4”中,出版者号是指( )。
A 7 B 80649 C 608 D 4
8、最早在我国提出使用“出版”这个词的是( )。
A张元济 B严复 C黄遵宪 D王益
9、对校法的具体操作方式不包括( )。
A点校 B折校 C读校 D本校
北京印刷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07-08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