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介绍
专业负责人:谢军
专业名称:体育教育/Physcial Education
专业代码:040201
学科门类:教育学
一、专业概况
体育学院位于多次承办国家运动赛事,并拥有国家羽毛球、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水上运动项目等三大训练基地的体育强市——宜春市。体育学院经过四十八年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江西省体育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学院办学条件完善,拥有功能设施齐全、技术条件较先进的现代体育场馆群,设有运动生理、运动解剖、保健康复、综合四个实验室和一个实训室,能满足教学、训练、比赛的多种需要。现拥有一流的毽球、水上运动等高水平队伍,舞龙舞狮、武术等民族传统运动蓬勃发展。在2006年参加的各项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正、副教授29人,讲师18人,硕士16人,硕士生导师1人。2006年,我院获得国家级课题1项,省教育厅“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2项,省级教改课题2项,省级高校人文社科课题1项,省体育局课题2项,校级教改课题2项。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三项。有三项省级课题已通过鉴定。
体育教育专业被列为学校重点专业,武术、排球二门课程被列为学校重点课程。现有国家级裁判5人,国家一级裁判52人。
体育教育专业拥有在校生800余名。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学院将重点加强体育教育专业的建设,争创省级品牌专业,,争取办出特色;学院以本科教学为主,向研究型提升,争取成功申办硕士点。以国家十一个五年计划和学校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新一轮发展目标作为其发展的“指航灯”,结合专业特点,坚持与市场接轨、与体育产业链接的办学理念,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建设规划与定位
为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夯实学科发展基础,提升学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体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依据体育学院2006-2010年发展规划,特制定本专业建设规划。
(一)、现状
体育教育专业是一个具有48年历史的老牌专业,近几年来,通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体院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体育教育已经被列入宜春学院的重点专业建设规划中,在省内形成了一定的优势。目前设有五个教研室、四个实验室、拥有省内一流的体育场馆。
(二)、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社会发展为方向,以学科梯队建设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实验室建设为依托,以科研项目突破为重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其基本思路如下:
1、大力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在重点专业及其学科的基础上,先期采取与其他院校联合培养的方式展开硕士生教育,待条件成熟后建立硕士点。
2、争取学校相关支持,加强实验室、资料室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如游泳馆、排球练习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等场地建设),打造学科发展平台。
3、教研室由一个学科或学科群组成,教研室主任由副高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该学科的领头人担任,充分开展教研活动,形成良好教学、科研氛围,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三)、建设目标
1、在办学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逐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在办学规模上,体育教育专业争取做大、做强,将体育教育专业建设成省级重点专业,争取在省内外创造出良好声誉,在省内打出品牌。建设校级优质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
2、培养省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
3、举全院之力完成已立项的国家级课题,并力争到2010年,拥有省级以上科研立项课题年均3-4项。年均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30-40篇,每年均有人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或科研成果奖。
(四)、主要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建设是集学科梯队、学科方向、科学研究、基础条件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学科梯队是基础。高水平的学科,首先要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都较合理的学术队伍,如此,才能开展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活动。因而,学科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不仅要凝聚己有的力量,而且要放开眼界、敞开胸怀,按需要、有目的地引进人才,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的学术领衔人才。学院将在“十一五”期间,建立起一支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水平较高、适应时代要求的师资队伍;形成以适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基础教育人才培养需要的、有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师梯队;营造一个竞争强、途径广、政策宽松的继续教育学习氛围,不断充实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2、规范教学管理,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和督导评价体制
(1)学校的二级学院是教学工作的主要组织单位。学院依据学校的发展规划,明确其责、权、利的关系,把重点放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上。严格规范、科学地
体育教育专业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