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兰陵王(上课用).ppt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兰陵王 周邦彦
走近作者
周邦彦,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历任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yóu)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多用典故,长调尤善铺叙,形成了浑厚、典雅、缜密的艺术风格,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已佚。
周邦彦词多写男女恋情,咏物怀古,羁旅行役,内容较窄,境界不高。但在艺术创意上堪称大家,其词善于铺叙,即在写景抒情中渗入述事,造成另一境界,形成曲折回环,开阖动荡,抑扬顿挫之势,发展了柳永、张先的慢词。
关于词牌
兰陵王,词牌名。三段,一百三十一字。前段十句,六仄韵;中段八句,五仄韵;后端九句,六仄韵。
自从清代周济《宋四家词选》说这首词是“客中送客”以来,大家多采用这一说法,认为这是一首送别词。
关于柳
“柳”、“留”二字谐音,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折柳成为汉代惜别的风俗。
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所以“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经常暗喻离别,表示留恋、伤感。
这首词的题目是“柳”,内容却不是咏柳,而是伤别。它一上来就写柳阴、写柳丝、写柳絮、写柳条,先将离愁别绪借着柳树渲染一番。
此词写于作者最后一次出京时。词中托柳起兴,抒写了伤离别恨之情和身世飘零的喟叹。词写欲留不得,非去不可,以柳发端,以行为愁,回想落泪,极回环往复之致,具沉郁顿挫的风格。
全词的主要内容
第一叠开头两句直点本题,画出隋堤上一道笔直的柳阴。“丝丝弄碧”、“拂水飘绵”写柳丝依依飘拂的情态,已见离情无限。接着由古往今来折柳送别的习俗说起,赋写柳与送别的关系。它从咏柳转向别情,既交代了咏柳的原因,又交待了这首词的主旨是“送行”。
第二叠写践行。这一片可分两层:前四句是“送”,写的是饯别的场面;后四句是“行”,写的是特别的场景。
第三叠写别后伤情。“凄恻,恨堆积”。它对上是总结,对下是提示。下面借着从景、请两方面分别加以补充。“渐别浦萦回”三句是写景,“念月榭携手”五句是抒情。
艺术特色
此词在构思和章法布局上颇具匠心。
全词由实入虚,实虚不断转换。
开篇景起,由堤上柳引出对往昔送别的回忆和久离京师的身世之感,又由回忆和久客淹留之感折回到目前的离席;
由离席再生发开拓出去,预为行者设想别后愁思,又由预为行者设想为归入现实中自己的别后之思;
最后,又由现实引发出对昔日相聚时的回忆。未别之时,回忆离别之苦;
己别之后,则又回忆相聚时的欢乐,而诗人的久客淹留之感,伤离恨别之情,完全在这种回旋往复的描叙中展示出来。
关于兰陵王
面具后的悲情王子
他绝代风华,
作战时常以一狰狞面具遮掩其秀美容颜,
战功彪著、从无一败,
然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功高盖主祸必降之,
昏君赏赐的一杯毒酒将其鸩杀,
年仅33岁的他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战争神话。
兰陵王

兰陵王(上课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jy0415
  • 文件大小246 KB
  • 时间2018-06-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