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经管营销]基础知识1.ppt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本章掌握的主要内容:
1、劳动资源稀缺性的属性及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掌握劳动经济学的两种研究方法的概念;
2、掌握劳动了参与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劳动力供给弹性的定义及分类,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定义及分类;
3、掌握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三个阶段及相关分析原理;
4、掌握均衡价格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形式的分类和相关知识;
5、掌握失业的概念、失业的类型及失业的影响;
6、掌握政府对劳动力市场三大宏观调控政策的原理。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2、劳动资源稀缺性的属性
(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
(3)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研究方法
概念: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特点:A、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对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
B、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2)规范研究方法
概念: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特点:A、既要说明所要研究对象本身是好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
B、研究现象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4、劳动力参与率
概念: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其含义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
计算公式:
劳动力
总人口劳参率= ×100%
总人口
某年龄(性别)劳动力
年龄别(性别)劳餐率= ×100%
该年龄(性别)人口
5、劳动力供给弹性
概念: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映程度。
分类:A、供给无弹性,即ES = 0。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
B、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 →∞,工资率给定,而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
C、单位供给弹性,即ES = 1。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D、供给富有弹性,即ES >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E、供给缺乏弹性,即ES<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6、劳动力需求弹性
概念:劳动力需求弹性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映程度。
分类:
A、需求吾弹性,即Ed = 0。工资率不论如何变化, 劳动力需求量固定不变。
B、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 →∞。工资率不变,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的绝对值大于零。
C、单位需求弹性,即Ed = 1。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的绝对值相等。
D、需求富有弹性,即Ed >1。这种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且较为平缓的曲线。
E、需求缺乏弹性,即Ed<1。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且较为陡峭的曲线。
7、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阶段。
开始时,不变的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劳动投入不断增加,可以使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边际产量递增。
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阶段。
因为不变的生产要素已接近充分利用,可变的劳动要素对不变的生产要素的利用趋向于极限。
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
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已经得到充分利用,潜力用尽,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已经容纳不了过多的可变要素,两者的结合比例已经完全恶化。

[经管营销]基础知识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nsheng2008
  • 文件大小220 KB
  • 时间2018-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