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仅仅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已俨然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不是贸易强国,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外贸出口已被公认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对外贸易在经历了建国以后近30年的长期低迷增长后,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初以来,我国已俨然成为了世界贸易大国,为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据商务部统计,仅从1990年至2006年,中国的累计进口额就高达42000亿美元。外贸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拉动经济增长,外贸出口已和投资、消费一起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二是促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机电产品出口已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已近30%;三是创造就业机会,与对外贸易直接相关的从业人员达近亿人;四是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进口税收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5,成为仅次于国内增值税的第二大税源,国家外汇储备已突破10000亿美元,提高了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能力;五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国内需要的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占进口总额的90%。但在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经济的深层次拉动作用方面,与美、德、日等世界贸易强国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深入把握贸易大国和贸易强国的本质内涵,加快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将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衡量贸易强国的标志:结构为先
贸易大国与贸易强国是一组相对概念:既有量的基础,也有质的指标,同时量与质的指标也是相对的。据此,我们认为贸易大国主要是从贸易数量方面考虑的,而贸易强国的地位主要是从贸易质量方面考虑的。贸易强国的衡量标志是以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为核心,包括贸易条件不断改善、贸易主体表现活跃、贸易内容不断丰富、贸易竞争力不断提高、贸易市场多元化等。在进口方面更多的是进口一些资源性的、低附加值的产品,通过这些产品来满足本国经济增长的需要,在出口方面,通过高技术含量、深加工产品的出口来延长产业内的链条,把更多的附加值放在国内,并通过开发和拥有较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使产品和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使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较高的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能力和较强的抗御国际市场风险以及化解国际贸易摩擦的(如国外反倾销)的能力。
二、中国是贸易大国:当之无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外贸进出口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更重要的是来自市场的活跃因素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新的推动力,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飞速发展,并实现了三次大的飞跃:1986年纺织服装产品取代石油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标志着我国已摆脱资源为主的出口结构,进入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时期;1995年外贸出口结构出现决定性变化,机电产品首次超过纺织服装产品成为我国最大类出口产品,并推动外贸出口在1994和2000年分别迈上1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的台阶;世纪之交我国又抓住入世和以IT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制造环节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拉动外贸增长的新格局,我国推动
中国为什么仅仅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