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 食用白醋的总酸度、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教学目的与要求:
、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的原理和方法;
;
,称量,配制一定浓度标准溶液等操作;
;
。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的原理和方法;
。
难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板书,学生操作,现场指导。
学时分配:3学时。
教学内容:
食用白醋是人们日常生活常用的调味品之一,白醋的质量安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总酸度是测定食醋品质的主要指标,食用醋中的总酸度可以通过多种实验方法测定,如电位滴定法、酸碱滴定法、微型滴定法、连续分析技术定量测定等。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通常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醋的总酸度,此方法可行性强,易操作,误差小,实验过程安全。
食用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此外还含有少量的其他弱酸,如乳酸等。醋的总酸度指所有的酸性成分的总量,包括已离解的酸浓度和未离解的酸浓度。采用酸碱滴定法,以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质,此物质易得,在空气中不吸水,容易保存,是一种较好的基准物质,反应产物为二元弱碱,水溶液呈碱性,以酚酞作为指示剂,30S 不褪色,为终点。再以标定的碱滴定醋,反应式如下:NaOH+HAc=NaAc+H2O ,产物为弱碱,以酚酞作指示剂,30S 不褪色,即为终点。由消耗的碱量计算总酸度,用g/100mL表示。
问题1:实验中需要的教学用品?
1、仪器:电子称、酸度计、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等。
2、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P)、食用白醋、氢氧化钠、酚酞。
问题2:如何测定食醋总酸含量?
醋酸为一弱酸,其离解常数Ka=×10-5,利用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待测食醋样品溶液,反应如下:
即待测溶液中酸的总量跟所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
m(CH3COOH)/M(CH3COOH)=c(NaOH) × v(NaOH)
然后换算成100mL食醋中含醋酸的质量
问题3:如何选择指示剂?
(1)用量:2~3滴。因指示剂本身也是弱酸弱碱,若用量过多,会使中和滴定中需要的酸或碱的量会增多或减少。
(2)常用指示剂:酚酞、甲基橙(一般不用石蕊)
(3)选择原则:
指示剂恰好变色时溶液的pH值与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值要尽可能接近。
强酸+强碱——酚酞或甲基橙
强碱+弱酸——酚酞
强酸+弱碱——甲基橙
问题4:滴定终点颜色如何变化?
滴定种类
选用的指示剂
达滴定终点颜色变化
备注
强酸滴定强碱
甲基橙
黄色→橙色
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且在半分钟内不再变色。
—
—
酚酞
红色→无色
强酸滴定弱碱
甲基橙
黄色→橙色
强碱滴定强酸
甲基橙
红色→橙色
酚酞
无色→粉红色
强碱滴定弱酸
酚酞
无色→粉红色
中和滴定曲线
滴定突跃:—
指示剂选择:酚酞
能力拓展:当用盐酸滴定氨水时,应选择什么作为指示剂?
刚好
实验3 食用白醋的总酸度、电离度与电离常数的测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