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
内容
1、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是什么?目的
是什么?
2、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3、抗病毒药物的用法及疗程?
4、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如何观察及护理?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是什么?
1、 HBeAg(+)患者,HBVDNA>105cps/ml
HBeAg(-)患者,HBVDNA>104cps/ml
而且ALT(谷丙转氨酶)>2倍正常值上限持续3个月以上
2、 ALT在1-2倍正常值上限之间的HBeAg阳性或阴性的病人血HBVDNA
水平在104-105cps/ml之间并且至少有中度的坏死性炎症和(或)严重的
纤维化。
3、重型乙型肝炎患者,HBVDNA>103cps/ml
4、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HBVDNA>103cps/ml;乙肝后肝硬化代
偿期患者, HBVDNA>103cps/ml,病情有进展趋势。
5、对于慢性乙肝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治疗以及肿瘤化疗的患者。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什么?
尽最大可能长期抑制HBV复制,减少肝脏炎症活动,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减缓或阻止病情进展,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1、干扰素:普通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
2、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
韦、替比夫定、替诺福韦(国内未上市)
抗病毒药物的用法及疗程?
1、有限疗程的治疗:
普通干扰素肌注隔日一次共6个月,必要时延长到9个月甚至12个月,一般不超过12个月
聚乙二醇干扰素每周一次共6个月,必要时延长到9个月甚至12个月,一般不超过12个月
2、长期治疗:仅仅限于核苷类似物的治疗
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或替比夫定每日一次,每次一片
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
一、干扰素的副作用:
1、流感样综合征:患者发热、寒战、全身不适,肌痛、头痛等,有
时还可出现鼻塞、流涕、头晕、尿急等,而以发热最为常见。
2、抑制骨髓:降低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也可以出现贫血。
3、消化系统反应:如食欲不振、味觉异常、恶心、呕吐、腹泻、腹
胀、消瘦等。
4、精神神经系统反应 :注意力不集中、焦虑、失眠、易激怒、情
绪改变和抑郁等精神神经反应,嗜睡、精神错乱、周围神经感觉异常等
神经、精神症状非常少见。
5、皮肤反应:轻、中度脱发,偶有停药后更严重者。斑丘疹多发
生于躯干和四肢,但多为暂时性的; 还有发生潜在特异性反应,表现为
弥漫性红斑及荨麻疹等。
6、产生抗干扰素抗体的。
7、内分泌系统反应:引起甲亢或甲减等。
8、可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对生长的抑制等,但极少发生。
2、核苷类似物的副作用(较少发生)
头痛、疲劳、眩晕、腹痛、恶心、(胃肠)气胀、腹泻和消化不良,极少数病人出现白细胞减少和脱发,其中阿德福韦酯对肾功能障碍或障碍可能的患者可能导致肾毒性。
目前抗病毒药物特点比较
核苷(酸)类似物
口服给药,使用方便
抑制病毒作用强
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可用于肝功能失代偿者
疗程相对不固定
HBeAg血清学转换率低
疗效不够持久
长期应用可产生耐药变异
停药不当后可出现病情反复甚至恶化
干扰素
疗程相对固定
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高
疗效相对持久
耐药变异较少
需要注射给药
不良反应较明显
不适于肝功能失代偿者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
1、心理护理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保证抗病毒治疗疗程完成的基础,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抗病毒治疗缺乏信
心,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十分惧怕,所以护士要配合医师耐心地向患者
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调动自身的
积极因素,顺利完成抗病毒治疗的疗程。
2、发热的护理发热通常发生在注射干扰素后的4~6 h,持续约6~8
h,~℃,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及热
型,观察伴随症状及体征,注意与病原性发热相鉴别,及时将体温报告
医师,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使用退热药及对症处理,尽量减轻患者的
不适,鼓励患者增加饮水量或液体入量,多进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糜烂。
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