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子宫切除26例
作者:戴玉萍
【关键词】产科子宫切除产科子宫切除是治疗产科重症大出血,挽救产妇生命的重要治疗措施。本文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间产科子宫切除26例作回顾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本院因产科出血急症子宫切除26例,患者年龄21~37岁,。孕周29周+1~41周+1(<37周4例)。经产妇15例,初产妇11例。孕1次者5例,孕2~3次者14例,孕4次以上者7例(其中1例孕7次,并有剖宫产史);有剖宫产史6例(其中1例为第3次剖宫产)。术后转入外科重症监护室(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治疗20例。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切除16例(其中包含2例胎盘早剥子宫卒中),剖宫产术后内12 h再次开腹6例,2例阴道分娩后分别于3 h、6 h出血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晚期产后出血(第2次剖宫产术后13 d)1例。阴道分娩后24 h见胎盘重度植入并穿孔、感染1例。
: 本组22例剖宫产,疤痕子宫6例(其中合并前置胎盘4例),中央性前置胎盘4例,丙型肝炎并血小板减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并外阴静脉曲张、巨大儿各1例,双胎妊娠、胎盘早剥、重度子痫前期各2例,社会因素3例。
: %(8/26)(中央性前置胎盘并植入3例,疤痕子宫植入2例,单纯胎盘植入3例), %(4/26), %(2/26), %(2/26), %(1/26)。
: 术中出血>3 000 ml者12例(其中9 000~11 500 ml者5例),小于1 000 ml者4例,1 000~3 000 ml者10例。
:送检20例,胎盘植入8例,子宫腺肌病2例,子宫卒中2例,子宫肌细胞水肿、出血、血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共8例。
7. 术后并发症及新生儿预后: 产妇心衰、酸碱失衡1例,继发贫血20例,盆腔血肿2例(保守治疗)。1例产妇因家属拒绝转入SICU,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新生儿死亡4例(2例为术前死亡)。讨论
: %(15/26),为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子宫卒中等是引起难于控制的产后出血,是急症子宫切除术主要的手术指征[1] 。其主要并发症为产后出血及由此引起的失血性休克、继发贫血、早产等。 %(8/26),为子宫切除的第2位原因。子宫乏力常导致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并不会成为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主要手术指征,只要发现及时并处理得当,出血是易于控制的。如果经积极抢救无效,危及产妇生命时,应不失时机地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抢救产妇生命[2]。本组病例10例子宫收缩乏力,均按常规处理,子宫出血无改善而将子宫切除,有效挽救产妇生命。
: 据本组产科子宫切除病例的手术指征,应避孕措施落实,减少人流、刮宫、引产次数;严格
产科子宫切除26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