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产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护理安全隐患
产科患者多,护理工作人员编制不足,工作量大,护理工作繁杂琐碎,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难以使工作细致到位,不能随时巡视病房,了解孕产妇的需求,为护理安全埋下了隐患。
产科病房不可预知因素多,如前置胎盘大出血,米索前列醇引产造成的急产,妊高症患者突发脑血管意外、子痫抽搐,胎盘残留造成产后大出血,胎膜早破造成脐带脱垂等,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稍不留心,极易埋下护理安全隐患。还有夜班、中午班时,值班护士只有1人,如遇到几种紧急情况,无法同时应对,造成安全隐患。
护士身兼数职,既要完成本班职责,还要负责其他勤杂工作,参与病房管理,带教实习生,催欠费单,接受各种检查及考核,分散注意力,往往顾此失彼,无意中造成安全隐患。
责任心不强,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如易过敏药物,错注入或未按规定作过敏试验即用药,静脉输液或注射刺激性及浓度较大的药物,漏于皮下,引起局部坏死;输液输错或输入变质、过期液体;剖宫产病人未按时翻身而发生褥疮,观察产程不认真,不仔细,发生"BBA"产后压迫止血的带尾纱,疏忽大意,忘记按时取除而遗留在阴道内等医疗隐患。
带教过程中,未加强对新护士、实习生的管理,造成孕产妇安全隐患。新护士、实习生年龄小,实际工作期限短,未能完全掌握产科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操作,查对不严,无菌技术不强,加之带教老师疏于管理,放手并放眼,让新护士、实习生独自执行医嘱,势必增加了安全隐患发生的危险系数。
危险时刻:节假日、周末、交接班、中午班、夜班。危险人员:新上岗护士、生活中干扰因素大的护士、带病上班的护士。危险治疗:输血、注射青霉素、静脉滴注氯化钾、催产素、硫酸镁等,以上三"危险"均存在安全隐患。
护士缺乏专业知识,健康教育不到位: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临床经验不足,应急能力较差,操作技术不熟练,健康指导及措施有时不能完全到位,使孕产妇对病情了解较少,可引发护理隐患。如产前应教会孕妇自数胎动。
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教育,常抓不懈:通过护理安全隐患具体事例,及时剖析发生的根源和导致的严重后果,使护理人员时常引以为戒,思想上重视,操作中慎之又慎,认真仔细,坚决杜绝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责任心:护士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尤其对孕妇、剖宫产术后,有特殊病情及危重病人要进
行床头交接班,及时巡回病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护理安全隐患。
强化安全教育,对新护士、临床实
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