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之使命文化
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通过工作,我们在更广泛的范围和群体里寻找我们生存的价值和理由。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三个石匠他们为什么工作。第一个石匠回答:“我要养家糊口。”第二个石匠边敲边回答:“我要成为本县最卓越的石匠。”第三个石匠抬头仰望,眼中闪烁着梦想的光芒:“我要建造一座大教堂。”<BR>显然,第三个石匠的工作才更有意义。
存在主义心理分析学的创始人维克多?弗兰克是纳粹集中营里的幸存者之一,他在纽约的一次演讲中对听众说:“为什么我今天还能站在这里?原因只有一个,是你们帮助我活了下来。当其他人都放弃希望时,我就这样逃过纳粹集中营的魔掌。虽然我从未到过这里,从未见过你们,从未对你们演讲过,但在我的梦中,就是在我的梦中,我已经站在这儿,说过这些话一千次了。”
弗兰克是因为内心中强烈地感觉到自己被人们所需要,所以顽强地活了下来。其实,我们每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都被别人所需要。小范围地讲我们被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所需要,如果我们能在更大范围地被人们所需要,我们的生活就更有意义。
人最深层的追求是什么?马斯洛认为人最高级的需要是自我实现,但弗兰克在他的名著《追寻意义的人类》一书中指出:每个人在生活中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意义和目的。
著名的精神病学家曼林格博士曾被问到,对于精神状态濒临崩溃的人有何建议。他建议他们离开家,越过铁轨,随便找个需要协助的人,然后伸出援手。
人的命运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件事可以很肯定,那就是:真正快乐的人,必然是那些寻找到生命意义的人。<BR>特别现代社会,信仰危机,人们缺乏精神支柱,渴望使日益增长的空虚感得以充实。要不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怀念以前毛泽东的时代,甚至怀念“文革”呢?因为那个时候人人都在革命,觉得活得有意义、充实。
既然人人都在追寻意义,那人生的意义又从何处体现呢?
工作是人生命意义之所在,公司则是实现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场所。
人生的意义只有在工作中体现,离开了工作,人就是行尸走肉。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给他的儿子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讲了一个古老的寓言,那则寓言说:
在古老的欧洲,有一个人在他死的时候,发现自己来到一个美妙而又能享受一切的地方。他刚踏进那片乐土,就有个看似侍者模样的人走过来问他:“先生,您有什么需要吗?在这里您可以拥有一切您想要的——所有的美味佳肴,所有可能的娱乐以及各式各样的消遣,其中不乏妙龄美女,都可以让您尽情享受。”
这个人听了以后感到有些惊奇,但非常高兴,他暗自窃喜:这不正是我在人世间的梦想吗?一整天他都在品尝所有的佳肴美食,同时享尽美色的滋味。然而有一天,他却对这一切感到索然乏味了,于是他就对侍者说:“我对这一切感到很厌烦,我需要做一些事情。你可以给我一份工作做吗?”
他没想到,他得到的回答却是摇头:“很抱歉,我的先生,这是我们这里唯一不能为您做的。这里没有工作可以给您。”
这个人非常沮丧。愤怒地挥动着手说:“这真是太糟糕了!那我干脆就留在地狱好了!”
“您以为,您在什么地方呢?”那位侍者温和地说。
没有工作的地方,就是地狱。
巨人网游在纽约上市后,史玉柱说了这样一番话:“人在一个公司主要追求两点,一个是基本需求——待遇,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好,条件更好一点;第二个就是个人的自我价值能够得到实现。如果这两点都做好了,企业自然就不会有人才流失。
”
每个人都需要让生命更有意义,需要生活中有一个伟大的目标,他们渴望把工作和个人的事业生涯结合在一起。而且工作越有意义,人们的价值感就越高,工作也就越有干劲。
因此企业家要有一个宽广的胸怀,有责任将人们的工作观念转变为:找工作,不是找一份差事,而是寻求一辈子奉献的事业。
现在有一种观念,认为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比,人的素质差距最大的是有钱人的素质。中国很多企业的老板,做到一定程度后,抱负与追求就封顶了。没有企业家的气魄,境界提不高,还是以投机的心态去抓项目、抓产品,这样企业自然做不大。许多民营企业之所以成不了大器,就在于企业老板本身的追求与抱负就不是企业家的心态,而是一种盲目自大心态、土财主心态。
管理者要将企业当成毕生的事业来经营,而不只是当成一个赚钱工具。如果企业领导人都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抱负、追求,没有干事业的胸怀,那员工又怎么可能以工作为事业呢?
当然,企业需要利润,这就像人体需要氧气、食物和水一样,但这些不是生命的目的。同样,利润也不能成为企业的终极目的,企业要有利润之上的追求。如果企业只以赚钱为目的,那终究走不长远,因为赚了钱很容易满足,赚不到钱很容易放弃,如果遇到更赚钱的项目,就会经不起诱惑,而迷失在商业利益的漩涡中。企业只有找到超越赚钱之上的目的,有一种精神向往和灵魂寄托,才能始终充满热情,永不放弃,而成就辉煌的梦想。
其实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在服务于
企业文化之使命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