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 分会场]
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建设探析
尹佐臣
(本溪市气象局,本溪,117000)
摘要
本文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分析了城市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城市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需求,提出了以城市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应急减灾为核心的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建设框架。
(1)城市气象灾害的特点
城市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发生频率高等特点。
(2)城市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需求
城市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需求主要有决策类需求、生产生活类需求、社会保障类需求、教育宣传类需求、
应急保障类需求。
(3)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建设框架
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立起基本满足业务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集约开放的气
象综合监测系统。建成高时空、高密度、立体化的实时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立灾害性天气的综合预报方法,实现对各类气象灾害的定时、定点、定量
预报。提高对各种气象及其次生灾害的预警时效,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气象信息网络及数据库系统。加强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建设,全面提升气象信息传输、数
据管理和应用共享能力,以适应综合大气监测系统信息的快速传输、收集、集中处理要求以及天气预报制
作与气象服务要求。
气象信息发布与服务系统。建立气象灾害信息综合发布与服务系统,通过电视、广播、电话、手机短
信、互联网、电子显示屏等传播媒体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警报,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综合发布平台,
实现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自动分发,使预报预警信息快速分发到公众和用户手中。
应急气象服务系统。建立气象应急服务专业队伍,配备专用车辆和移动式气象探测设备,如气象应急
指挥车、移动气象台等,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强有力的现场分析、救灾指挥作业服务。充分发挥气象部门
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主力军作用,实时提供受灾现场的各类气象信息,为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各类气象灾
害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关键词:城市气象气象灾害气象服务
1 城市气象灾害的特点
城市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是:①种类多。主要有暴雨、暴风雪、内涝、高温、寒潮、冻
雨、冰雹、大雾、雷电等十余种。②突发性强。暴雨、雷电、冰雹等气象灾害的发生,往往
只有几分钟时间,但所造成的危害却十分严重。③危害性大。2007 年 3 月 4 日东北地区的
暴风雪天气,造成了几十个城市交通和供暖系统瘫痪。④影响范围广。2008 年春节期间影
响我国南方的冻雨天气,造成了几个省几百个城市供电系统瘫痪。⑤持续时间长。2009 年 6
月下旬持续一周的强高温天气造成北方多个城市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城市用电、用水受
到严重影响。⑥发生频率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象灾害频发,我国各种极端天气气候
事件呈上升趋势,城市气象灾害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1]。
2 城市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需求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人口密集区,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
气象灾害对城市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暴雨(雪)、高温、大雾、雷电、大风、低温等气象
灾害对城市正常运转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加重,很多城市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较为
薄弱,由气象灾
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建设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