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品质素养的新思考1.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品质素养的新思考
摘要:班主任工作对新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班主任必须具备追求自我的“专心”、富有理智感的爱心、放还权利的信心、创造希望的耐心、知德艺融会的慧心、从不言老的“童心”等六个方面的个性品质。
关键词:新课程班主任个性品质
班主任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工作对学校教育工作至关重要。[1]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班主任工作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班主任作为一名学科教师,他必须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另一方面,班主任作为学校负责一个班级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各方面工作的教师,他不仅要全面、全员、全程地指导、组织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在诸如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选修课程的选学等学习活动中,还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班主任的素养是决定班主任工作绩效的关键,班主任的素养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养、知识文化素养、专业技能素养和个性品质素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是班主任素养中最基本的因素。班主任要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必须加强以下个性品质的修养。
一、追求自我的“专心”
新课程的改革是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步的。班主任工作具有明显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不仅顺延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特点,而且又有自己的独特性。追求自我的“专心”指的是班主任教师应该追求专业自我(professional self)的发展,拥有一颗属于本专业的“心”。它主要包括3个方面。[2]

bs)在《教师的专业教育》中指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独特人格的人,是一个知道运用“自我”作为有效的根据进行教学的人。班主任的专业自我意识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意象(self-image),即对“作为班主任我是谁”的回答;(2)自我尊重(self-esteem),即班主任对自身专业行为和素质作出的个人的积极评价。(3)工作动机(job motivation),这是促使人们进入教育职业、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动机;(4)工作满意感(job satisfaction),指班主任对工作境况的满意度;(5)任务知觉(task perception),指班主任对工作内容和性质的理解;(6)未来前景(future perspective),指班主任对其职业生涯工作境况未来发展的期望。班主任不是工作的机器,也不是无思想、无个性、无情感的“红烛”、“春蚕”,只有凸现自我意识,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完成从自然人到教育者这一角色的转换,进入到最佳的工作状态中去。

班主任的专业理想是指班主任对本专业工作的向往和追求,它为班主任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具有专业理想的班主任对本专业的工作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投入感,愿意终生献身于教育事业。具有专业理想的班主任对班主任工作抱有强烈的承诺,他们致力于改善自身素质以满足社会及教育对班主任专业的要求和期望,致力于提高专业才能及专业服务水准,努力维护专业的荣誉、团结、形象等。传统思想认为,只要作风严厉点、经验多一点就可以当好班主任,把班主任工作的最高指标理解为管好人,评上优秀班级;新课程下的班主任专业理想是立足于本专业,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导师,成为不断探索、创新班主任工作,使班主任理论与实践科学化、

对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品质素养的新思考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