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国高铁发展
2011年7月23日晚20点34分,D3115次和谐号动车组与D301次和谐号动车组在温州段追尾,6节车厢脱轨。事故一出,举国哗然,对于中国这些年如火如荼的高铁建设可谓是当头一棒。人们在哀悼事故遇难者的同时,,什么样的高速铁路发展方式才更适合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对人们有利的一面,也有对人们不利的一面,当不幸的事故发生时,我们不能因为一些人的错误而否定铁路建设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铁路事业的发展在促进工业革命之后的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谓功不可没。1865年4月9日美国南北战争结束,美国总统林肯带领北方人民取得了决定美国命运战争的最终胜利,但很多人不知道铁路却是林肯在战争中的秘密武器。自从19世纪30年代开建以来,美国的铁路设施渐渐将触角延伸到了全国的每个角落,林肯意识到这将彻底改变军队调度效率,他和铁路拥有者们达成协议,将北方铁路网纳入政府管辖这使铁路也成为了一种战争武器。军队不再像以前那样被行军速度所限,突然之间,政府可以通过铁路把军队输送到前线,更重要的后勤供给也可以通过铁路从北方源源不断地输往前线。有些繁忙的路线每天要运输800吨给养,相当于80节车厢的货运量。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手中掌控了北方24000英里的铁路网,但南方所拥有的铁路网则小得多,战争初期只有9000英里并且一直为私人所有。南北战争持续的四年中,北方新修了4000英里铁路线而南方只新修了400英里。铁路物资供给协调不力给南方军队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尽管他们离首都里士满只有30英里,但在1863年冬落后的铁路运输却使弗吉尼亚州的南方军队陷入饥荒。尽管南方军队兵强马壮、斗气昂扬,但他们唯独因为缺乏后勤供应而无法发动致命一击。
不仅是在战争中,在日常生活中正是因为有了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商品运输成本大大降低,使人们购买到廉价的商品成为可能。看看现在的中国,我们拥有其他发达国家无可比拟的廉价劳动力,按照常理来说,我们的物价要比发达国家物价低很多,但事实上在日常消费上我们要比发达国家消费者付出更多。这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什么?中国的运输成本太高。就拿汽车运输来说,虽然现在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使汽车价格有所下降,但油价高企,再加上公路上多入牛毛的收费站,再低成本的商品最终到消费者手里至少也要翻一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高运输成本最终还得消费者埋单,这就是所谓的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说,从长远来看,中国要保持社会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就必须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特别是物流产业的发展。铁路运输作为中国物流产业的关键一环,在今后的经济建设中必将得到大力发展,以我来看中国的高铁发展不会因为某些人、某些事而放慢脚步,但中国高铁发展的方式却值得商榷。
但中国现在高速铁路发展方式真正符合中国的国情吗?或许很多人也有这样的疑问,我们不妨看看中国高铁的发展过程,应该能找到一些答案。“跨越式发展”是刘志军2003年上任伊始就提出的施政纲领,即“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赶超”。这个思路取代了网运分离等体制改革方案,成为中国高铁核心战略,贯穿其任期始终。刘志军的跨越式发展,不仅要大建高铁,而且要快建。为此,他的第二把火是“用市场换技术”,引进国外高速铁路技术,终止
我看中国高铁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