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出更出色的文案?试试6+1模式
AIDA——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 Desire(欲望), Action(行动)——这是文案写作的经典法则,它就像一瓶万金油,可以指导任何文案的写作。但我却觉得它没什么作用。不是因为它不正确,或行不通。只是如果你能成功让用户注意,抓住兴趣,引起欲望,促使他采取行动,那你其实根本不需要使用任何法则,文案就已经很成功了。
如果你没做到上述事情,抱歉,AIDA法则就无任何作用,
因为它的方法中并没有详细阐述如何能做到让用户注意,抓住他们的兴趣,引起购买欲望,最后成功让用户采取行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来看一个失败的例子,它完全符合AIDA法则,最后却没有成功的让我采取购买行动。
放高利贷的短信?
我最近收到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内容是: 无抵押0风险,快至1天放款,30秒网上申请,帮您体面应急!回复Y了解更多,回复N表示不感兴趣。
无论是Y还是N,我都不会回复。我打通这个手机号码,试图表达我的愤怒和厌恶之情。可出乎意料,这个号码居然无人应答,接通后自动转到语音信箱。
对于这种营销方式,我实在不敢恭维。
让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将AIDA法则运用到这条文案写作中的。
A – attention(让用户注意)
这个短信已经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毕竟,发短信这种方式一定能得到注意。
I – interest (抓住兴趣)
接下来,我很感兴趣。几天之内就能拿到一笔钱,它完全能引起我的兴趣。这一步,AIDA法则运用的也很好。
D – desire (引起欲望)
这一步也很好。如果我现在急缺资金,我当然需要一笔贷款。
A – action
在最后一步,它失败了。我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到底缺少了什么导致AIDA模式会行不通?
在这条短信中,缺少了几个很重要的元素:你是谁?为什么联系我?我为什么要相信你? 上下文背景是整个信息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它,即使文案再出色,用户也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AIDA最大的问题是它认为行动会产生兴趣,然后产生欲望,最后采取行动。却少了最重要的一块:上下文背景。 AIDA没有最后让用户真正去行动的动力。
一个更好的模式:6+1
这个模式相对有点复杂。但正因为复杂,才非常有效。它弥补了AIDA所缺少,但却必不可少的因素。6+1指的是:6个步骤外加贯穿始终的一个原则,只要脚踏实地,一定能写出非常优秀的文案。
第一步:描述上下文背景
在试图得到用户关注前,你一定要做一件事情。回答用户心里的疑问:你是谁?你为什么和我说话?
太多营销人员为了竞争到单身人士的注意,所以建立上下文背景可以让你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垃圾邮件是一个很好案例。但垃圾邮件的背景是:你不知道我们是谁,但是我们想卖给你一些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垃圾邮件没有人读,直接放到垃圾箱了。
发送邮件其实就像是给用户写一封信,如果用户开始就能通过一些简单的文字,知道是谁给他写这封信,那么他打开这封信的比例将会高很多。
收信人的疑问:到底是谁在和我说话?这是一个隐性问题,也是一个答案。比如,你应征一份工作,向发布工作的单位递交你的简历和求职信。在环境和信的格式相结合的情况下,就能非常清楚的表明,为什么你要写
文案如何吸引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