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收益分配
第一节收益分配的程序
第二节股利政策
1
1、利润的形成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即收入与成本费用相抵的差额。如果收入小于成本费用,则为亏损;否则为利润。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净额+营业外收支净额
第一节收益分配的程序
一、利润的形成和分配
利润一般由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组成,即:
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营业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期间费用
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其他业务税金及附加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上述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下:
净利润
所得税
—
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
+投资净收益+
营业外收支净额
主营业务利润
+其他业务利润-
期间费用
3
利润分配包含很多内容,而不仅仅是支
付股利,利润分配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
容,涉及企业的重大方针政策,关系到许多人的利益,所以企业非常看重利润分配问题。
企业一旦有了净利润就可以进行利润分配。
2、利润的分配
按照我国新的会计制度要求,一般股份公司缴纳所得税后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去年初未弥补亏损)和其他转入后按下列顺序分配: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提取法定公益金
(3)应付优先股股利
(4)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5)应付普通股股利
(6)转作资本的普通股股利
4
企业进行上述利润分配后剩余的净利润称为
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这部分净利润没有分配给投资者,二是这部分净利润未指定用途。
◆股利的支付
股息的支付形式
股利可以用不同形式的财物支付,最常见的为现金股利和股票股息。另外企业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一些特殊的股息支付形式。请参考有关教材
股息的宣布和支付日期
股息的发放必须经过公司董事会讨论决定正式宣布后才能进行。公司向股东发放股利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主要要依次通过四个日期:宣布日、登记日、除息日和支付日。请参看有关教材。
5
第一节收益分配的程序
二、股利的分配理论
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涉及到是否支付股利、支付多少和如何支付等问题。其中支付多少(即支付比率的问题是股利政策的中心问题。因为股利支付率的确定涉及到是否影响股东财富和企业价值的问题。对于股利支付比率的不同是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在学术上存在许多观点,形成了不同的股利分配利润,主要的理论有:股利分配与市价无关性理论、股利分配与市价相关性的理论和委托人理论。
6
1、股利分配与市价无关性理论
2、股利分配与市价相关性理论
(1)“一鸟在手理论”
(2)股利传播信息论
(3)偏爱本期收益论
(4)廉价出售股票论
(5)假设排除论
3、委托人理论
参考有关教材
7
股利政策是公司关于是否发放、发放多少、如何发放和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公司的股利政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股利政策
一、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资本保全
企业积累
净利润
超额累积利润
8
1、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稳定的收入和避税
控制权的稀释
盈余的稳定性
资产的流动性
举债能力
投机机会
资本成本
偿债需要
参考有关教材
9
一、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债务合同约束
通货膨胀
二、股利的分配政策
股利分配理论在理论上争论颇多,公司究竟如何进行股利分配不仅要参考理论,而且还要根据其实际情况来制定股利政策。比较常见的股利政策包括:
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在保持其最佳资本结构的前提下,税后利润首先满足公司的资金需要,然后才考虑现金股利发放的政策。剩余股利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资本成本。
10
财务管理第八章 收益分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