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走势及对策分析
2008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经历了大起大落,近期低位价格仍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但长期依然看涨。为此,我们要大力增加石油战略储备,扩大对外石油投资,完善储备体制,确保石油供应安全。
一、石油价格走势判断
2008年上半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延续了前几年上涨之势加速上涨,,()。此后,油价维持走低之势。至12月23日,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公布的欧佩克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价格(以下简称欧佩克油价)。这是自2004年7月以来,欧佩克油价首次降到35美元以下。12月24日,,为2004年7月13日以来首次跌破40美元。与年内高点相比,%,是1981年以来最剧烈的一次下跌。岁末年初,石油价格虽有所回升,但仍处于40美元/桶左右的低位。
展望2009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将大体维持在40至60美元/桶的低位,但随着世界经济复苏,石油价格长期依然看涨,有望回升到100美元/桶之上。
图1 2000年以来欧佩克油价(美元/桶,截至12月23日)
二、当前较低水平将维持半年至一年时间
当前处于低位的需求条件下的均衡价格,中短期内难以改变,由此判断当前较低水平将维持半年至一年时间。
(一) 供求关系的逆转主要表现为需求不足
2005-2007年快速增长的世界经济在2008年下半年转为低速增长,甚至滑向衰退,导致石油需求下降。另一方面,欧佩克减产政策执行不力,石油供应未明显减少。因此,石油供求关系在2008年发生逆转,2006年和2007年供求分别为反向缺口(即需求大于供应)50万桶/天和100万桶/天,而2008年为正向缺口20万桶/天。
,石油需求下滑
工业生产的下滑以及居民消费的停滞导致即期原油需求出现下滑。据OPEC统计,2008年全球石油需求量为8580万桶/天,比上年减少10万桶/天,为1983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石油需求量减少。2009年需求量预测值为8570桶/天,比上年减少10万桶/天。
石油需求量上升趋势在2008年和2009年发生逆转,是世界经济由快速增长转向衰退所致。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9、10月份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其影响不断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扩散,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目前,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相继陷入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大幅放缓。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预计第四季度美国将出现更大幅度的经济下滑,从而进入“技术性”衰退(即连续两个季度经济环比负增长)。%,与第二季度持平,已进入技术性衰退;%,。%,%,也已进入衰退。据世界银行统计,%%,为
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走势及对策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