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信息
安徽工业大学编2009年第10期(总第一五〇期)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本期要目
一、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二、钱学森关于教育问题的一次谈话
三、中国科大营造创新生态环境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四、福建师大深入实施“质量工程”
五、同济大学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六、西南财大培养创新型经济学人才
七、南京农大推进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八、把上课当成研究把问题当成学问
九、西南交大开拓网络思政教育新途径
十、郑州大学创新学生工作加强“四化”建设
十一、荷兰高校的科研评估
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
视频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一是要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应努力满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行业、地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要重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相关行业需要服务。各类院校都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二是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和专业结构。2010年将加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积极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启动研究生、本专科生专业目录和专业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各省级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也要加大人才类型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入开展市场需求调研,加强对各类专业人才需求的规律性研究,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要采取措施予以调整。三是要大力开展就业实习实训,建立稳定的、能满足教学和就业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四是要进一步把就业状况与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适度挂钩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对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估中,要进一步加大就业状况指标的权重。
全面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把服务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一是要加快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积极开拓就业市场。要充分利用行业、企业及校友等资源,为毕业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就业岗位信息;2010年教育系统举办的网络和现场招聘会场次和岗位数要比2009年有明显的增长。二是要普遍开设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课程,积极创造条件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要摸清底数,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努力帮助他们实现就业。(《中国教育报》11月23日)
钱学森关于教育
问题的一次谈话
本文节选自1988年4月30日上午钱学森与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一副院长谢韬谈话的整理稿。
强调教育问题,特别要看到21世纪的世界,别的国家也在担心,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第一、二、三世界国家都说自己的教育糟糕。所以说教育是全球化问题。我们中国更突出、更紧迫,欠账太多了。这个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也一定会解决的。
今后,教育问题在任何国家和社会都将是首要的问题,总有一天,人们终于会认识到,教育问题绝不亚于经济问题。在改革中,变化一定很多、很快,问题也层出不穷。
我几年来一直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者益寡,反而是那些思想僵化的人来和,我也不赞成他们的思路。有些人回避这个问题。我坚决相信,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具备科学预见的能力,才谈得上科学的未来学。
最近,我写了个意见,
高等教育信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