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0年CPR心肺复苏指南.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0CPR指南的改变
--从经验到科学
问题:一直混淆的概念
心脏骤停;常用词,但不准确
心搏骤停:强调突然
心脏停搏:强调疾病终末期而突然
猝死:急性症状发生后1h内死亡
心源性猝死:由心脏原因引起的猝死
有不突然停止的吗?
意在病因分析
!
问题:心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
室颤
窦静止
无脉电活动(PEA)
临床表现:无脉、无意识、无呼吸
无脉室速
蒙昧
《灵枢·五色》:人不病而卒死,何以知之?黄帝日:大气入于脏,不病而卒死矣。
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黄帝日:赤色出两颧,大如拇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
《急救奇病方》:先徐徐抱解其绳,不得截断,上下要被卧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将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用人对口以气灌之,其活更快。
不断尝试改进
50年前由Pter sagfar等将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除颤三项技术结合起来,创建了现代CPR
新理论: 1992年-早期发现、早期CPR、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按压、通气比例:15:2、30:2
除颤:单相波-双相波;能量减少;3次减为1 次
药物:肾上腺素、碳酸氢钠、胺碘酮、复苏后高级生命支持
不以心跳维持数小时或数天,而是提高出院存活率、减少神经损伤
目的
快速识别心脏骤停
高质量CPR
ALS
心搏骤停后综合征的监护
快速识别心脏骤停
无脉搏
无呼吸(偶然的叹息)
去除“看、听、感觉”
美国指南
高质量CPR——更深、更快
按压深度>5cm
按压次数>100次/min(婴儿和儿童>=1/3胸前后径)
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按压中断<10秒
避免过度通气
每2分钟换人
A-B-C → C-A-B
C-A-B
单人先做30次按压,不作2次通气
成人/儿童/婴儿≠新生儿
单项式人按压/通气=30:2
吹气1秒钟/次(胸廓抬起)
人工气道建立后,8-10次/mim
胸外心脏按压法操作要点
(1)体位:即患者体位;患者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
(2)部位:即按压部位,操作者位于病人一侧,以一手掌根部置于患者双乳头联线中点,手掌与胸骨纵轴平行以免按压肋骨,另一手掌压在该手背上。
(3)姿势:操作者肘关节伸直,借助双臂和躯体重量向脊柱方向垂直下压。不能采取过快的弹跳或冲击式的按压,开始的一、二次用力可略小,以探索病人胸部的弹性,忌用力过猛,以免发生肋骨骨折、血气胸和肝脾破裂的并发症。
(4)深度:按压深度;每次按压,成人使胸骨下压5cm。按压后放松胸骨,便于心脏舒张,但手不能离开按压部位。待胸骨回复到原来位置后再次下压,如此反复进行。
(5)频率:按压频率为100次/min。

2010年CPR心肺复苏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