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人对神秘太空的向往.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人对神秘太空的向往
    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面对着充满神秘色彩的天空,编织出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故事。这些故事经过无数代人的流传,便真有了冒险者,不惜生命代价,尝试原始的飞行探险。

神秘的宇宙:天地万物的总称为宇宙。在人类还没有诞生之前,它就客观存在着。它的运动和发展在时间上没有终了,在空间上没有尽头。因此它总充满神秘的色彩。

盘古开天:相传盘古是一位开天辟地的人物,他将身子一伸,天即渐高,地便下坠,天地有相连的地方便刀劈斧凿,久之,天地分开。盘古死后,身躯化为山川天地、日月星辰。在远古人民的心目中,盘古是天地万物的始祖。
羿射九日:传说中的羿是天神,善射。刚来到人间时,天上有十个太阳,酷热难当,庄稼都枯死了。羿拉弓引箭,一气射落九个太阳,解除了人间的旱热之苦。体现了人们改变日月的雄心。
夸父逐日:据说夸父看到太阳西坠,便产生了追逐太阳的念头。当他终于在嵎谷赶上太阳时,早已汗流浃背,口渴难当。虽然喝干了黄河和渭河水,仍渴死在寻水路上。故事歌颂了劳动人民追求光明的坚定信念和意志。
嫦娥奔月:传说中的嫦娥因偷吃了羿给西王母讨来的长生不老药,忽感身轻,飘然升腾,飞到了月亮上面。表现出古人对美丽的月亮的遐想。



风筝:风筝是人类模仿飞鸟的结果。中国早在汉代以前就发明了风筝。北齐时期,有人乘风筝飞翔。唐以后风筝逐渐演变为玩具。风筝的飞行表明,除了鸟的扑翼方式外,采用固定翼拉力和升力分开的方式也可以实现飞行,人们从风筝得到了飞行的启迪,于是后来发明了飞机。

早期天体理论的奠基人  
    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学者亚里土多德提出“地心说”, 它禁铜了人们的思想达一千年之久。到16世纪初,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此后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等进一步证明和发展了“日心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这些早期天体理论为以后的航天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1473-1543年)
    波兰天文学家。他以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的科学的“日心说”否定了在西方统治达千年之久的“地心说”。这是天文学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它为人类了解和探索宇宙奠定了基础。


开普勒Juan Kepler(1571~1630)
    德国天文学家。他在分析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1546~1601年)大量天体方位测量的观测资料后,发现行星是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从而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他还进行了大气折射的计算并编制了恒星星表。这些天文学上的贡献都为后来人类的航天事业奠定了理论基础。

运载火箭
    运箭火箭是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输工具。运载火箭的用途是把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航天站或空间探测器等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导弹的基础上开始发展的。第一枚成功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是前苏联用洲际导弹改装的“卫星”号运载火箭。到20世纪90年代,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中国、英国、印度和欧洲空间局已研制成功30多种各类运载能力的火箭。

苏“东方”号:在“卫星”号运载火箭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第三级组成。分“月球”号探测器和载人飞行

古人对神秘太空的向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rry201208
  • 文件大小1.01 MB
  • 时间2018-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