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中国高铁强在哪儿
在我国高铁列车开行最为密集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火车站,两列全新“复兴号”高铁列车正式服役,于26日在京沪高铁线对开首发。
这两辆列车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列车,是纯正的中国血统——研制过程的254项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
迄今,中国高铁营运里程已达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中。那么,世界先进水平都什么样?相较之下,哪家最强?
看自家:“复兴号”有多牛
瞄他家前,先来看看咱中国血统的“复兴号”已经有多“逆天”。
如果说之前的中国高铁有洋基因,那么“复兴号”就是纯正的中国血统:
动车组大量采用中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等技术标准,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在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在动车组基础通用、走行装置、牵引电气等10多个方面均达到了。
相较自家的“和谐号”,“复兴号”在以下方面显著“升级”:
——体型:个头更大,但流线感更强。
“和谐号”动车组车顶有个“鼓包”,里面是受电弓和空调系统,而“复兴号”把这个“鼓包”下沉到了车顶下的风道系统中,这使列车阻力比既有CRH380系列降低%-%,列车在350公里时速下运行,人均百公里能耗下降17%左右。
6月26日,在北京南站,“复兴号”G123次列车等候出发。
——乘客设施:更加人性化
“复兴号”座位相比于“和谐号”更宽敞,车上有WIFI装置;座位下方的充电接口也比“和谐号”有所增加。
——寿命:30年
“复兴号”的设计寿命达到了30年,比“和谐号”延长10年。
6月25日,乘务人员站在“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CR400AF型列车旁。
——监测点:2500+
“复兴号”设置智能化感知系统,建立强大的安全监测系统,全车部署了2500余项监测点,比以往监测点最多的车型还多出约500个,能够对走行部状态、轴承温度、冷却系统温度、制动系统状态、客室环境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采集各种车辆状态信息1500余项,为全方位、多维度故障诊断、维修提供支持。
瞄别家:日、法、德各具优势
国际上有种说法,高铁“始于日本,发展于欧洲,格局大变于中国”。
1964年10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的高铁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开通运营。至今,日本开通的新干线总里程达公里,时速在240到320公里之间。
日本新干线的一大技术特点在于采用了动力分散的运行方式,每节车厢的车轮都安装了驱动装置,而不是用火车头来牵引。这种运行方式让火车在加减速和大坡度线路上的行驶更加平稳,也降低了噪音和振动,提升了乘坐的舒适性。中国高铁也全面采用这种方式。
日本新干线车舱内的洗手间
日本开发新干线之时,欧美国家视铁路运输为“夕阳产业”,将发展中心放在了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上。而新干线的成功,给欧洲国家带来巨大冲击,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开始奋起直追。
1981年9月27日,欧洲当时唯一一条高速铁路、巴黎到里昂间部分高铁线路开通投入运营,流线型列车TGV一时声名大振。法国高铁仅用10年时间就抵偿了营建成本,成为法国的高技术象征。
法国TGV高铁外观
热点-从和谐号到复兴号 中国高铁强在哪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