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古诗两首》时有学生问:“老师我们刚学的那首古诗,不是说 春天的雨下起来是没有什么声音的吗?怎么这里诗人晚上还听到风雨声呢? ”我想该学生这么善于观察和会动脑,这本来是我想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被他提出来了,还真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呢! 于是我说:“你真是个爱思考的还孩子,老师佩服你!是啊,为什么呢?谁来回答?” 我把这个问题又推给了全班的孩子,让他们自己思考。可沉默了一会,孩子却毫无反应。 我再次引导孩子:“《春雨》描写的春天是什么时候?” 学生回答:“是春天刚到的时候,就下的雨。”“是的,也就是这是春天的第一场雨。那《春晓》这首诗里面的雨是在什么时候下的呢?那时花都已经盛开了,都快要结果子了。” 学生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夏天就快要来了!”
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你说得太对了!是啊,正因为夏天快要来了,雨点当然也大了,所以虽然都是春天,但雨点却是有明显变化的,也可以看出诗人是用心去体会春天的,他是多么的喜欢、热爱春天啊!”
这两首古诗虽然描写的都是春天的雨,但节气不同,春雨下的气势当然也不同。这个问题,如果不是很细心的孩子根本发现不了。我认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
培养学生学会读书,在课文中捕捉有用的信息,去发现问题,再积极思维,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或联系生活和其他方面解决问题。该学生能在两首古诗中发现其矛盾之处,说明其脑子正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中,只是在这里卡壳了,需要引导,需要点拨!这时就是老师发挥其组织和引导的作用了
二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a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