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商学院工商管理(1)班陈康繁 20133140101
当今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它所带来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高龄、失能老人养老问题,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所谓空巢,即“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老人空虚、寂寞的状态。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老年人。2009年年初,全国老龄办发布的《农村空巢、类空巢家庭老人状况调查报告》表明,全国农村老年空巢和类空巢家庭共3288万户,%;空巢、类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共4742万人,%。
“空巢老人”问题已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而是全社会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
一、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
农村空巢老人因身体状况、社会环境的原因,在经济、情感、心理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这使得他们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
(1)劳动和经济负担较重
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随着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虽然,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收入高于种地收入,但他们对留守老人的经济支持往往很有限,以至于大部分老人还要靠劳动来维持生计。特别是那些男性老人
,不得不重新承担起繁重的农活和家务,他们参加农业劳动的比例高达80%。同时,外出打工的子女多数也将承包的土地交由父母耕种,这样一来无疑加重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劳作负担。
(2)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伴随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健康状况明显下降,患病率也随之上升。疾病问题在农村空巢老人身上表现尤为明显。据统计,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较城市空巢老人要高出许多,%,%,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 - 80% ,很多人还是多病缠身。
(3)我国城乡养老保障现状不容乐观。
目前,“养”的保障主要包括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农村老年人中约有80%以上没有任何养老金,许多农民根本不知道养老保险为何物。
“医”的保障包括城市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等基本生活医疗保障。近年来,党和政府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类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老年人医疗保障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但是没有享受任何医疗保障的空巢老人仍有半数以上。老人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难题仍待缓解。
(4)缺乏幸福感,孤独无助。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独居老人约1004万人,% ,感到不幸福的占21% ,有过自杀念头的占
%。在独居的和没有配偶的老人中,感到孤寂的比例更高。
在农村,青壮年很多是夫妻双双外出谋生,加剧了农村家庭的空巢化与老人的养老难问题。如果外出的青壮年把小孩接去一同生活后,留守老人不但在生活上受影响,连起码的精神慰藉也没有了。留守的老人长期独处,生活意义不明确,和外界接触越来越少,心里话没处叙说,有时间没事可打发,更谈不上享受大家庭的天伦之乐,最容易产生孤独感。加之,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蹲墙根、找树荫、聊聊天、看电视”成了很多老人的生活轨迹。至于空巢老人,更难有所精神寄托,大多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
农村空巢老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