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战略与战略管理
1、战略的定义:战略是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方案和对策。特征为全局性、长远性、宏观性。
2、明茨伯格提出的企业战略的五种定义:5P战略是计划plan计谋ploy定位position模式pattern 观念perspective
3、企业战略的结构层次:公司战略(又称企业总体战略制定者为企业最高管理层)、业务单位战略(又称竞争战略制定者为事业部门管理层)、职能战略(制定者为职能部门管理层)
4、战略的五个关键要素:有愿景、有可持续性、有效传递战略的流程、使企业具有竞争优势、能利用企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5、战略测试:学术严谨性(原创性、目标性、灵活性、逻辑一致性、风险和资源)、应用相关性(价值增值、竞争优势、一致性)。
6、企业存在的理由:
营利组织首要目的是为所有者带来经济价值,次要目的是履行社会责任,以保障企业主要经济目标实现。
非营利组织。
7、企业的使命:企业开展活动的原则方向和哲学。是对企业存在理由的宣言。回答的是我们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整体发展方向所担当的角色和责任,也是企业的根本任务。比如:在市场经济国家制造和销售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小汽车和卡车。
9、企业使命的要素:反映企业定位、有导向作用、说明业务范围、有利于界定自身的企业形象,加深客户对企业的认知、取决于影响战略决策的相关者的相对能力。
8、使命~目标~战略~计划和预算。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企业使命的进一步具体化,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水平,与企业使命不同的是,战略目标有具体数量特征和时间界限。
10、企业使命陈述是一个正式的书面文件,是对企业使命的明确陈述。作用有三个方面:提供了企业监控的基础、向利益相关者传递企业经营哲学和理念、反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11、确定企业战略目标的smart原则
Specific具体
Measurable可计量
Attainable可行
Relevant相关
Time-based定时
12、企业战略的发展途径:
理性方法:企业评估、确定使命和目标、进行差距分析、进行战略选择、实施选择的战略
应急方法:常常是零散的直观的,期望董事会简单放权、缺乏必要的战略计划,不利于更好的分配团队资源、企业的决策周期较长已制定的战略必须得到使用否则易陷入混乱。
13、战略管理由安索夫1972年首次提出,是针对企业如何应对环境的恶化和动荡,如何应对竞争,以及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基本问题的管理模式。
与运营管理相比战略管理有以下特点:是关于企业整体的管理、需要管理和改变企业与外部的关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涉及企业的变革。
14、企业管理的流程:战略分析(外部因素分析和内部因素分析)、
战略制定(公司层面,比如成长型、稳定型、收缩型和业务单位层面的成本领先、集中化、产品差异化)、战略实施(组织调整、调动资源、管理变革)
第二章战略分析——外部环境
1、企业的外部环境分为三大类:一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经营环境和竞争优势环境
2、宏观环境分析的PEST分析法
政治和法律因素political factors
经济因素economical factors
社会和文化因素social factors
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 factors
3、政治环境因素分析:企业所在地区的政局稳定状况、政府行为对企业的影响、执政党所持的态度和推行的基本政策以及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各政治利益集团对企业活动产生的影响。
4、政治风险的种类:政治风险是指政治因素对企业未来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包括以下三类:所有权风险、经营风险、转移风险。
5、降低政治风险的措施:投资前详细的风险评估、与其他企业一起执行以降低项目风险、避免完全信赖某个国家、向本国政府寻求政治支持。
6、法律法规存在的四大目的:保护企业反对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保护员工、保护公众权益免受不合理企业行为侵害
7、政治法律环境因素的特点:不可测性、直接性、不可逆性。
8、经济环境构成: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宏观经济政策、当前经济状况、其他一般经济条件。
9、社会和文化环境因素包括:人口因素、社会流动性、消费心理、生活方式变化、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10、技术环境因素对战略产生的影响:基本技术的进步能对市场和客户进行更有效的分析、新技术的出现使社会和新兴产业和服务的需求增加是企业可以扩大经营范围或开辟新的市场、技术进步可以创造竞争优势、技术进步可是现有产品被淘汰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使企业更多地关注环境保护使生产更多的依赖科技的进步。
11、行业的生命周期: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12、判断行业所处生命周期的主
公司战略风险管理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