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荒漠化的治理.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荒漠化的成因和治理
埭头中学周永平
?
,思考:如果不加治理,任由其发展,这些荒漠化程度不同的呈分散状态的土地将会怎样变化?
各自退化,荒漠化程度加重,并逐渐扩大,最终连在一起
?
——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最终连结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景观的过程。
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发生、发展的自然基础一般有哪些?
自然条件:
荒漠化
基本条件——干旱
物质基础——地表物质松散
动力因素——大风吹扬
?
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是否具有以上发生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P40页
?
,分析:
①从1962年到1978年,该地荒漠化土地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②从1978年到1988年,该地荒漠化土地比例又呈现出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1978年前,因为过度开垦草原,引起荒漠化土地迅速增加。1978年以后经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用防风沙措施,荒漠化危害的农田大大减少。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土地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
,分析归纳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有哪些?分布哪些地区?有何危害?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农垦
能源缺乏地区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
旱农垦区周围及草原牧区
固沙、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破坏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人口过快增长也是荒漠化发生的重要原因:
人口过多往往导致人们生活贫困,增大对现有生产性土地的压力,人们迫于生计而无可选择地采取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和落后的灌溉方式等非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形式,开发现有资源,从而加快了荒漠化的发展。
?
阅读阅读自学课文,分析归纳:
——核心是什么?它包含哪三方面的内容?
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
内容——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我国学者总结的荒漠化整治模式是什么?
——明确整治目标
——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
——健全完善治理实施系统
——建立早期预警系统
?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还需特别注意哪些原则?为什么?
预防重于治理,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治沙是科学问题
以消除贫困为核心,重视地方参与——治沙是社会问题
你认为应如何打破贫困与荒漠化相伴的恶性循环,实现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
——需要外部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等的技术指导,以及外部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援,以加强当地群众的参与能力建设,帮助他们在停止现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同时,选择发展替代产业项目。
——从基层开始。鼓励当地社区和团体参与,开展全民性宣传与教育,让人们认识到问题的实质和防治意义。
西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与自然条件抗争中,积累了哪些丰富的治沙经验?
?
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造林等
?
:
,了解其周边的自然状况。
?
草方格沙障技术
?
——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那么,选择哪类荒漠植被较好?
选择耐旱性强、耐盐碱、根系和地下茎发达的荒漠植被
?
——实行封沙育草,促使植物天然更新
——选育优良固沙植物人工补种等
1个工程(治沙工程)
附:我国“141绿色工程”:
1个基地(南方速生丰产用材林基础)
4个体系(“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
“三北”防护林:西北、华北、东北的“三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沙漠、沙地和戈壁,形成长达4000千米— 5000千米的风沙线,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人口增长超过了当地的自然承载能力,这里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带。从1978年起,国家开展了“三北”防护林网体系的建设,它横跨13个省级行政区,绵延4480千米,,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40%以上,整个工程计划在2050年全部完成,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荒漠化的治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hl19870121
  • 文件大小660 KB
  • 时间201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