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修理工艺学
主编晏初宏
第三章机械修理中的零件测绘设计
第一节零件测绘设计的工作过程和一般方法第二节一般零件的测绘方法第三节标准件和标准部件的处理方法第四节圆柱齿轮的测绘第五节凸轮的测绘
第一节零件测绘设计的工作过程和一般方法
一、机械设备修理中零件测绘设计的特点 机械设备修理测绘工作与设计测绘工作具有共性,但也有不同之处:1)设计测绘的对象是新的设备,而修理测绘的对象一般都是磨损和破坏了的零件,因此,测绘时要分析零件磨损和破坏了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2)设计测绘的尺寸是基本尺寸,而修理测绘的尺寸是实际所需要的尺寸。3)修理测绘工作要了解和掌握修理技术,要善于应用修理技术,以缩短修理时间,降低修理费用。
第一节零件测绘设计的工作过程和一般方法
4)修理测绘技术人员,不仅要对修换零件提供可靠的图样,还应根据磨损和破坏情况,积累知识找出规律,对原设备提出改进方案,扩大设备的使用性能,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二、零件测绘设计的程序 零件测绘设计的工作程序如图3⁃1所示。三、机械设备图册的编制 在机械设备修理技术中,编制机械设备图册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机械设备图册所起的作用有:可以提前制造及储备备件及易损件;提供购置外购件及标准件的依据;可减少技术人员的测绘制图工作,为缩短预检时间提供条件;为机械设备改装及提高机械设备精度的分析研究工作提供方便等。
第一节零件测绘设计的工作过程和一般方法
1)设备主要技术数据。2)设备原理图(包括传动系统图、液压系统图、润滑系统图及电气原理图)。3)设备总图及各重要部件装配图。4)备件及易损件图。5)设备安装地基图。6)标准件目录。7)外购件目录(包括滚动轴承、V带、链条、液压系统外购部件等)。8)有色金属零件目录。9)重要零件毛坯图。1)使用期限不超过修理间隔期的易损零件。
第一节零件测绘设计的工作过程和一般方法
图3-1 零件测绘设计的工作程序
2)制造过程比较复杂,需用专门工具、夹具或设备,
第一节零件测绘设计的工作过程和一般方法
而又易损坏的零件,如蜗轮、蜗杆、花键轴、齿轮、齿条等。3)大型复杂的锻铸件,加工费时费力的零件(如锻压设备的锤杆、偏心轴、凸轮等),以及需要向厂外订货的零件。4)使用期限大于修理间隔期,但在设备上相同零件很多或同型设备数量多而又大量消耗的零件。5)承载较大载荷的零件,以及经常受冲击载荷或交变载荷等的零件。1)同类型数量较多的机械设备。2)机械加工设备中的精加工设备。3)关键设备。4)稀有及重型机械设备。
第一节零件测绘设计的工作过程和一般方法
5)其他设备。1)图样要有统一的编号。2)图样大小规格及制图标准均应符合国家标准。3)视图清晰,尺寸一律标注基本尺寸(即原设计尺寸),而不标注修理尺寸。4)技术条件、配合公差、形位公差、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等要求均应在图样上标注齐全。5)标注公差时,装配图标注公差代号,零件图标注公差数值。6)同类型号的机械设备,制造厂家不同或出厂年份不同,有些零件尺寸也有所不同,图样上应尽可能分别注明。四、机械设备修理测绘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节零件测绘设计的工作过程和一般方法
测绘技术人员在测绘工作开始前,应熟悉有关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说明书,初步了解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动作原理和使用情况。对被测绘的每一个零件,要清楚它在整机或某个部件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力状态和接触介质,以及与其他零件的关系。此外,还要大体了解被测绘零件的加工方法。1)绘图时先绘制传动系统图及装配草图,然后再测绘零件图。2)测量零件尺寸时,要正确选择基准面。3)测量磨损零件时,对其磨损原因应加以分析,以便在修理时改进。4)测绘零件的某一尺寸时,必须同时测量配合零件的相应尺寸,在只更换一个零件时更应如此。5)在尺寸的测量中要注意:
第一节零件测绘设计的工作过程和一般方法
①要选择适当部位及多点位进行测量。如测量孔径时,采用四点测量法,即在零件孔的两端各测量两处。测量轴外径时,要选择适当部位进行,以便判断零件的形状误差,对于转动配合部分更应注意。②要注意测量方向。如测量曲轴或偏心轴时,要注意其偏心方向和偏心距离。轴类零件的键槽要注意其圆周方向的位置。③注意被测尺寸在零件中的地位和性质。如测绘蜗轮蜗杆时,要注意蜗杆的头数、螺旋方向和中心距。测绘螺纹及丝杠时,要注意其螺纹线数、螺旋方向、螺纹形状和螺距,对于锯齿形螺纹更要注意方向。测绘花键轴和花键套时,应注意其定心方式、花键齿数和配合性质。
机械修理中零件测绘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