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大家谈
关注安全防患于未然
2010-6-13 9:06:00 作者:张辅超
曾经看过一个关于对联的故事:某食品公司的董事长,从借贷300元开始创业,在开业的第一天,没有举杯庆贺,而是贴上一幅对联:今日开张,何时倒闭。横批是“开业大愁”。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现在该公司每年销售额已经达到2个多亿,但这位董事长却仍然保持着当年的忧患意识,“开业大愁”的警句至今仍张贴在公司的会议室里。
这位董事长在公司事业蒸蒸日上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忧患意识,随时给自己敲响警钟,的确让人肃然起敬。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人们能注意力集中,绷紧安全弦。但面对缓慢隐蔽的危机,人们往往最容易忽视。孟子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据调查,全国一年出车祸最多的司机驾龄是3到5年的驾龄。这些司机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技术有很大的进步,前期的安全意识已经模糊,往往会忽视一些小的问题,这时候最容易出事。事故的发生,总是由最先的一个细小隐患引起的。在这些细小隐患还没有酿成事故前,如果能防患于未然,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反之,忽略其危害,就会付出昂贵的代价,对自己、他人、家庭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我们电力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危险从来都是对我们虎视眈眈,稍不留意,它就趁虚而入,引发事故。可能只是一次不经意间的违章,瞬间的麻痹大意,偶然忽略线路设备的一个缺陷……带给我们的都将是——惨痛的代价。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赋予了我们新生命,它属于我们每个人且只有一次。然而,面对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隐患、生活中处处潜在的意外,我们是否都能防患于未然呢?大家都知道安全生产的三大敌人是:“违章”、“麻痹”、“不负责任”。赋之“三大敌人”行动的主体都是我们自己,对这“三大敌人”仁慈就是对我们自己残忍。据不完全统计,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事故都是属于人为事故,事故的发生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公司每年都举行安规考试,而且是针对不同岗位职责的人员出的试卷,卷面成绩必须满分才算合格。每年的安规考试全部人员都能顺利通过,这说明我们员工对安规知识的掌握是没有问题的。但为什么安规知识能熟悉掌握的人也会出安全事故呢?这个问题不能不发人深思。
安规本来就是为了保护我们安全才制定的规章制度,我们连保护自己的规章制度都不去遵守,何来安全?很多事故的当事人往往对违规的严重性没有清楚的认识,可能认为随便违下章只是一个小问题,按安规要求做太麻烦,于是图省事,赶时间,对安全问题麻痹大意,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试想一下,对这些人为事故,如果当事人在思想上能防患于未然,提高安全意识,紧绷安全弦,事故从何而来?安全是一个人生命存在的有力保障,拥有安全才能拥有生命。面对公司一次次的事故学习,一次次的安全大检查,一次次的安全会议,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重视安全?难道我们还要不以为然,认为安全事不关己,相信那些事故都不会在我们身上发生吗?
“未雨绸缪危自无, 有备无患险自除”。仔细想想,我们每个员工都应该向故事中提到的那位董事长学习,时刻保持忧患意识,紧绷安全弦,不要等事故发生了才明白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须知在安全面前: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如果你关爱生命,那么请关注安全,防患于未然
安全生产——生命的呼唤
2010-6-17 9:33:00 作者:魏贞
2010年6月是全国第九个安全生产月,今年的主题是“安全发展、预防为主。”
近些年来,我国的安全生产状况还没有根本好转,一些重大恶性事故仍然不断发生,每年的安全教育警示片看了总让人感到无限的感伤,那是一起起真实的事故,是一起起血的教训,是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喊,是对亲人、对生命的呼唤……
就是这样一起起事故,令多少人失去了生命,令多少家庭陷入了困境,令多少人痛苦不堪,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究其原因,管理上漏洞百出,设备简陋,硬件老化、磨损,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定是导致这些事故的根本原因。要是有关人员及时开展安全检查,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及时更换老化设备,这些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我在为这些事故扼腕长叹时,也不禁想到了我自己,我是一名变电运行值班员,我的工作是高危行业,难以完全避免事故,所幸的是,这些年云南电网公司、曲靖供电局及我所在的班组通过各种创建活动已基本形成了很好的安全文化,在良好的安全氛围中,大家深知安全生产管理的最根本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于“意外皆可预防,风险皆可控制”的安全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作为生产一线的我,深知班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班组安全管理抓好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才有保障。因此,作为一线班组的一员,我认真参与每周的安全日活动;认真巡视、维护设备;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岗位实际加强技能
安全生产大家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