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活动策划
中学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活动方案梅县新城中学谢雪荣参赛活动标题:消除歧视,提倡关爱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联合专家组评估,截至20**年底估计我国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约78万。预防艾滋病的形势异常严峻。目前仍有很多人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这种社会氛围非常不利于艾滋病的防治。在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国家提出“行动起来,向‘零’迈进”的主题。预期通过宣传教育和控制,实现“零感染、零歧视、零艾滋”。因此必须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艾滋病专题教育,让青少年正确认识艾滋病,消除歧视,学会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同时也学会保护自己。本节课以《一封艾滋孤儿的信》的朗诵导入,希望能够触动学生关爱弱者的心灵。然后通过图片展示和小品表演,表现社会中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现状,引发学生分析讨论“恐艾症”。让学生了解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途径,消除歧视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了解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更需要的是社会平等的目光和人们的关爱。进一步通过视频“消除歧视纪录片《在一起》的摄制背景和花絮”的讨论分析,让学生了解“红丝带行动”的关爱,学习如何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最后教师小结,呼吁学生关爱艾滋,并宣传带动更多社会人员关爱艾滋。教学活动背景分析:主题3——“消除歧视,提倡关爱”,是在认识了解艾滋病知识的前提下,深化内化为关爱心理的主题教育活动,为实践关爱行动打下基础。高中学生对于艾滋病的危害有基本了解,但和大多数市民一样,对艾滋病有着恐惧心理。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正确对待、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和
病人,为社会的关爱行动提供后续力量。本节课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通过朗诵、小品表演、“客家山歌”等方法宣传预防知识,以“红丝带行动”宣誓活动、张贴红丝带等途径让学生学会关爱方法、履行承诺。教学活动目标:
1.了解预防艾滋病的有关知识,包括传播途径和不会传播的途径等。
2.能够认识到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是义务和责任,是关爱社会、关爱自己的行动。
3.学习关爱的方法。
4.履行“红丝带行动”承诺,做好宣传工作。描述本活动适合的教学对象年龄以及参加者数量:高中生、60人左右教学活动材料清单:电脑、多媒体课件
防艾活动策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