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低价策略
例外因为定制服装而一夜成名,这让不少中国服装企业看到了方向。
当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从以往的保暖演变到时尚、个性的差异化需求后,部分国产服装品牌开始抛弃低价策略,通过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量体裁衣的方式,提升着自己的价值和利润空间。
汽车行业同样如此,吉利汽车早期发展时曾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却给消费者留下了低质、低价的印象。2007年,李书福发布宁波宣言: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通过5年的战略转型,吉利汽车向中高端车市场进军初战告捷,成为与合资汽车中高端品牌相抗衡的本土品牌中坚力量。
实际上,近年来在定价策略上正在发生这样变化的中国企业不在少数,不少企业的整个产品线均价正不断提升。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系骆品亮教授表示,原先的低价策略或是由于成本低,希望以低价先占领市场;或是由于为人代工没有定价权。而近年来,一些企业或因饱受成本上升和利润减少的折磨,或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走上了转型升级的道路。
从大背景上看,中国很多企业曾经的低价策略和现在的转型,也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与消费升级相关。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俞雷说,但是企业价格策略的变化并不只是价格的调整。
抛弃低价策略
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举措之一,企业定价策略涉及运营方方面面的配合与变革,转型也需要在技术、设计等方面做出诸多准备。俞雷说。
在骆品亮看来,走出低价策略还要从顾客价值的认同开始,从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附加值高的业务等方面提升企业价值开始。同时,联纵智达咨询集团项目总监叶敦明认为,企业的定价策略还与产品的定位(卖给谁)、渠道和沟通方式(促销方式)等相关。
据叶敦明分析,现在中国某些企业的高端价格策略并不奏效的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价格虚高。比如某国内知名品牌的西装,同类型与优衣库、ZARA相比,价格高出30%-40%,款式设计、布料选择、管理、新款速度等方面却相差甚远。只是由于其在闹市专卖店的产品展示推高了成本。
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在对消费者的了解、对渠道的掌控上还欠火候。比如巴宝莉的西装在美国主要走休闲款路线,定位在雅格狮丹之下,但在中均2年3年购置一件高品质西装,通常能穿4年-5年的中国商务人士来说,。对中国市场重新理解定位的巴宝莉,现在不仅力压雅格狮丹,更是开始赶超阿玛尼。
企业改变自己的价格策略也需要重新梳理供应链战略。叶敦明说。
骆品亮则建议:企业要有理念的变化。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价格的竞争,而是品质、技术、品牌等的竞争。
避免调整震荡
再见,低价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