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描绘肖邦的肖像。
肖邦
他的整个面庞使人想起一朵牵牛花,在非常纤细的花茎上摇颤着带有奇异色彩的花朵,这花朵是用这样馥郁和柔软的织物做成的,所以,只要稍微用手一触就会毁坏他。——肖邦好友李斯特
他最像在中世纪的诗里,用来点缀基督教堂的一个难想的造物,即一位天使。他的美好的面庞像庄严而忧郁的妇人,身材匀称,好像奥林匹克的天神。他的孱弱的病态,使得他脸上的表情既温柔又严厉,既纯洁又多情。——肖邦情人乔治·桑
肖邦(1810 - 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特等来往密切。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时写成的。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还涉猎各种舞曲、幻想曲、叙事曲、谐谑曲、前奏曲、练习曲、奏鸣曲等。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昂雄壮、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兰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所以,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当沙俄授予他“俄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他嘱咐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以安慰他那颗赤子之心。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最高、影响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
肖邦故园雅-伊瓦什凯维奇
肖邦故园有哪些特点?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简朴、简陋、清寒、
朴素、淡雅、毫不招摇(表面特点)
持久、深沉(深层特点)
作者的意图就是探讨肖邦是怎样长成肖邦的,也就是揭示肖邦故园与其音乐创作的关系。那么,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有什么关系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3至8自然段,解决这个问题。
童年和青春时代常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深深的烙印。在最早的孩提时代曾拨动过他心弦的一个旋律,往往会反复出现在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之中,在这里,还会半自觉地,有时则完全是不自觉地展示出儿时之国同创作成熟时期的渊源关系。
无论童年记忆在当时便很重要,还是后来事件的影响才变得重要,留在记忆中的童年生活是最有意义的因素。
——弗洛伊德
肖邦成为艺术家的原动力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9—12自然段讨论一下。
“我怀念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姐妹。愿上帝保佑她们万事如意!我的艺术何在?我的一腔心血在什么地方白白耗尽了……我如今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10段)
肖邦故园-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