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古代建筑史
1中国古代木构架的优势
①材料来源广泛
②木构架抗震性能优异,适应性强
③高度定型化,便于施工
④便于加工和运输
⑤利于迁移和维修
2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缺陷
①大型材料逐渐减少
②容易遭受自然和人为的侵袭
③受材料和结构所限难以建造大型建筑
④建筑的维护成本较高
⑤大量木材的使用对环境带来很多影响
3抬梁式木构架的特点(又称叠深式)
优:提供比较开敞的室内空间
缺:由于其结构受力不尽合理,梁柱的材料断面都较大,特别是最下层的横梁尺寸硕大,浪费材料
4穿斗式木构架的特点(又称串逗式,立贴式)
优:材料断面小,节省木材,结构体系的整体性强
缺:这种结构体系难以提供比较开敞的室内空间,他通常用于南方一些地区的居民中
5台基的作用
台基由台阶,台明,月台,栏杆四部分组成
①增强了建筑造型的稳定感
②最早为了防水防潮而起到抬高地面的作用,后来逐渐演变成外观尺度和体现建筑等级制度的需要
6大木作
①在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中,把由柱梁枋檩等组成的主要结构部分
②分为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
③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建筑群的主要次要殿堂,属于高等级建筑
④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建筑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级建筑
7斗拱的作用
承托和出挑屋檐部分的重量,扩大了柱头支座的受力面积,增加了支点,减少了梁的弯矩和剪力
8宋代《营造法式》
作者:李诫
内容:包括释名著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五大部分,共计36卷
意义:是中国现存时间最早,最完善的一部古籍建筑技术专著,展现了宋代的建筑设计,做法,施工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在中国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一部最重要的著作。
9佛光寺大殿殿堂结构特点
①柱网层有显著的生起和侧脚
②左右后三面的外檐柱列都包砌在很厚的土胚墙内,対柱网稳定起很大作用
③在屋架层内运用了四椽草袱,草乳袱,在辅作层内运用了四椽明袱,明乳栿, 形成明,草两套梁袱
④在平梁上采用叉手,在四椽草袱上添加托脚,构成局部的三角杆件,增添了屋架的稳定性
⑤斗拱用材已标准化材高30厘米,分长2厘米,大殿的面阔进深柱高均为材分的整数倍,表明以材分为模数的设计方法,至迟在唐代已成熟运用
10皖南民居的特点(自由,诗意)
①以毗(pí)连的带楼层的正屋,两厢为合成三合进院的基本单元
②天井面积不大,但能解决封闭内向建筑对采光通风排水的需要,而且起到过渡空间,联系空间,组合空间的重要作用
③建筑为穿斗式构架,周边高墙围护,厅堂出现穿斗构架与抬梁构架混用。屋顶用硬山带封火山墙,加上外墙很多开窗,既有利于防火,也便于相邻宅屋的连接
④建筑外观尺度近人,比例和谐,清新秀逸,墙面全部白灰粉刷,墙头一概青瓦翘脊,(白墙黑瓦)特别是层层跌落的马头山墙,千变万化,高低起伏, 极富动感和韵律
⑤可装卸的窗扇和装于底层窗前的窗栏板
⑥精细的木雕
11山西民居的特点(严谨,端庄)
①以窄长的庭院为主要特征 a遮阳避暑b防阻风沙c紧缩占地。。窄院以一正两厢为基本型,可配倒座,大门,形成单进院,可加垂花门,过厅,外厢组成纵深串联二进院,三进院,可井联侧院,组成主院与跨院横向组合
②单坡顶将雨水汇入庭中,俗称四水归一,还有聚水的作用
③大门是全院艺术表现的重点,通常也随倒座做到一层半或两层高,门上做精美的门楼,木砖石三雕俱全
④砖石雕刻是山西民居一大亮点
12明代《园冶》
作者:为计成
内容:全书共有三卷,主要论述造园相地立基屋宇铺地选石借景等共计 13部分
意义:目前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园林艺术与技术的理论著作,是中国古代造园理论中,最完善,最具学科深度的一部专业著作
13开间
开间又称面阔,是指木构架建筑正面相邻的两柱之间的距离,一座建筑所有开间的总和叫做通面阔
14进深:檩之间的水平距离。在清代叫步,各部尺寸的总和或侧面各柱距尺寸的总和叫通进深。
15柱:主要分为外柱和内柱。根据其在木构架中的位置又可细分为檐柱、金柱、中柱、山柱、角柱、童柱
16生起: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逐渐升高,角柱比当心间两柱高2—12寸,使檐口呈平缓的曲线,
17侧脚:为了增加建筑形式和结构的稳定性,建筑的外檐柱前后均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均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则两个方向都倾斜,这种做法叫做侧脚
18移柱造:宋、辽、金、元时期,为争取更自由的室内空间,常将室内的柱子移位,这种做法叫做移柱造
19减柱造::宋、辽、金、元时期的建筑也有减少部分室内柱子的做法叫减柱造,如佛光寺金代所建的文殊殿,只有内柱四根

中国古代建筑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xwziyou9
  • 文件大小91 KB
  • 时间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