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时效性】有效
【法规名称】国家教委关于正式颁发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
【颁布部门】国家教委
【颁布日期】1995年02月27日
【实施日期】1995年02月27日
【正文】
国家教委关于正式颁发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
通知
《中学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自1988年下发试行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这个大纲对中学德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现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精神及各地在试行中实践的经验,我们做了一些必要的修订。现正式颁发,并就贯彻实施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大纲》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大纲》规定了国家对中学德育工作和学生品德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家庭、社会对中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基本依据,也是各级教育部门、督导部门对中学德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的基本标准。贯彻实施《大纲》有利于中学德育工作走向科学化、序列化、制度化;有利于保持中学德育工作的相对稳定性;也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全体教职员工都要熟悉《大纲》的基本要求,并依此开展中学德育的各项工作。
二、从实际出发贯彻实施《大纲》。各地和学校应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制定出分阶段、分年级实施细则和具体实施计划,以便使《大纲》更好地贯彻落实。
三、抓好中学德育骨干队伍的培训工作。中学德育是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颁发的《大纲》是国家“六五”、“七五”教育科研规划的一个重要成果。《大纲》不仅涉及教育学、德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等多方面的理论问题,还广泛涉及教育实践问题。因此,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工作,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努力提高中学德育骨干队伍的水平,以增强贯彻实施《大纲》的自觉性。
四、要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随着形势的发展,在贯彻实施《大纲》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还要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以便今后进一步丰富、充实《大纲》的内容。
上述意见原则上也适用于《小学德育纲要》的贯彻实施。
附件:一、中学德育大纲
二、关于修订《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稿)》的几点说明
【名称】中学德育大纲
【题注】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学校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保证德育的地位,努力做好德育工作,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学德育工作应认真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遵循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在继承和发扬德育优良传统基础上,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赋予德育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新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基础教育实际出发,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地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对中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德育方法,逐步实现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中学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了国家对中学德育工作和中学生品德的基本要求。它是中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各级教育部门对中学德育工作实行科学管理和督导评估的基本标准,也是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学校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依据。
一、德育目标
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共产主义者。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
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辩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高中阶段德育目标:
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xwziyou9
  • 文件大小61 KB
  • 时间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