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我心有所依的归属
家庭是我们工作的后花园,经营好它,才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栖息,使我们的身心能够舞动,也才能给我们的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我们共同走一段家庭心灵之旅。
【案例展现】
案例一:刘丽(化名),32岁,独生女,一名普通初中教师。七年前通过朋友介绍认识大她两岁的李洋,彼此对对方产生好感,关系相处很好,恋爱一年后结婚。李洋也是家里的独子,父母都是机关干部,家庭条件很不错。恋爱时,两人关系非常好,但结婚一年后开始不断因为一些小事吵架。刘丽觉得李洋不会关心人,他经常和朋友出去吃饭喝酒,而且几乎每次都过了半夜12点才回家,刘丽为此事和李洋吵了很多次,但不起作用。李洋也觉得刘丽不会体谅人,他每次回家都很累了,刘丽不管明天有没有重要的事,不管他累不累,只要生气,一定要和他大吵一架才肯罢休。
刘丽每次吵架都会对李洋说:“你从来不了解我的感觉,也从不关心我。”听到刘丽这么说,李洋在一边一言不发。他很生气,他觉得自己对刘丽很好,好多事情都顺着她,他不明白为什么她还会这样讲。刘丽生气时希望李洋能解释或者安慰她,她只希望听到李洋说:“我错了”,但每次李洋坐在一旁什么话都不说,只是抽烟,刘丽觉得他不爱自己了,越想越生气,越生气就越希望李洋能和她理论。
时间长了,李洋越来越害怕回家,刘丽也感觉李洋离她更远了。
案例二:下面是一个“学习成绩不好、爱旷课”的学生的咨询片断。
(在咨询中该学生画的一幅家庭动力图)
图画非常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这一家人的关系:孤立、冷漠,各自为阵。孩子一个人看电视,爸爸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报,妈妈站在旁边生气地挥着手骂人。
……
咨询师:骂谁?
求助者:两个都骂,她整天就知道骂。“小东西,不好好读书,整天想着看电视”,“你现在不好好读书,将来准备扫垃圾啊?”还有更难听的。
咨询师:妈妈表扬过你吗?
求助者:没有。
咨询师:从来没有?以前小时侯也一直骂你?
求助者:她会说,你这种人有啥值得我表扬?
咨询师:爸爸呢?
求助者:他就整天知道忙,有个机会说话也全是大道理:要好好读书,不要贪玩……我听听就要睡着,不过倒是不骂我。
……
【问题透视】
案例一中,可以看到刘丽和李洋婚前互相爱慕,他们顺利的结婚。但婚后因为不了解对方在想什么,也没有一个合适的沟通方式,这便激化了他们之间的本来平常的生活小矛盾,导致李洋越来越不爱回家,而刘丽越来越烦躁。李洋和刘丽互相之间不了解对方的沟通话语,如刘丽说“你从来不了解我的感觉,也从不关心我”,这种抱怨的方式,李洋对它进行了片面的解读,认为是完全抹杀了他的好处,完全忽略了他对她所做的一切。
夫妻两个人离婚,而离婚证书上通常写的是什么原因?(夫妻关系不和),那为什么本来结婚时看似恩爱甜蜜的一对夫妻会走到离婚的这种地步呢?为什么呢?大家不妨可以考虑考虑。其实之所以会有离婚这样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移情别恋,而是夫妻双方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作为妻子,感觉不到丈夫对自己的疼爱、对家中琐事的处理。把家里所有的事情推给妻子一人承担,为家里付出再多也得不到丈夫的认可。而丈夫呢?则认为回到家后只看到忙碌的妻子,或者是在自己耳边唠叨不停的妇人,就会觉得原本娇媚可爱的那个妻子变了,已经不再是自己喜欢的人,常此以往下来,夫妻双方渐渐对彼此没有任何的好感,反而都很失望,觉得自己当初很傻看错了眼
家庭归属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