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冀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堂目标教学实验检测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班级姓名得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2分)
恣suī( ) 吞shì( ) yōu( )然怅wǎng( )
,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2分)
模糊风霜高洁莫名其妙既使阴诲无穷无进峰回路转绅吟
错别字
改正
,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名。(9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 。山水之乐, 。
( 《醉翁亭记》)
(2)后来啊/乡愁是/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余光中《乡愁》)
(3) ,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4)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 , 。(鲁迅《故乡》)
,写出你对“家”的感受。(3分)
例句: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远征,那么家是一辆舒适的马车,家是恬静
的小巷,家也是永恒的驿站。
仿写:如果,那么,
, 。
。请你在空
白处填上更贴切的词语替换“漂亮”一词(每处不超过4字),帮他准确表
达自己的意思。(4分)
中国的诗词很漂亮,语言漂亮,内容漂亮,形式漂亮,读完的感受也漂亮。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醉翁亭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11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并翻译整个句子。(3分)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翳:
译文:
,下面对文章主旨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1分)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情怀。
“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而”字,朗读时应分辨轻重。指出下边一句中“而”字
哪个是轻读,哪个是重读。(将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
人知从太守游而①乐,而②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景色描述出
来。(3分)


“乐”字写,用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
之乐衬托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2分)
(二)阅读曾巩的《醒心亭记》,完成文后各题。(13分)
醒心亭记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

冀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