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需求的构成要素:购买欲、购买力。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影响需求的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收入、产品价格(最关键、反向)、互补品价格(反向)、替代品的价格(同向)、预期(价格涨跌)。需求曲线两种效应:收入效应(是指任何商品价格下降都等于实际收入的提高)和替代效应。影响供给的因素:产品价格(正向)、成本(反向)、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如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国家政策。供给曲线从左下向右上倾斜。均衡价格是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与均衡价格相对应的相等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当市场供求同时发生变化时,市场价格的变化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变动幅度和变动方向以及两者的对比关系。最高限价分析:1最高限价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2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3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往往出现供不应求。4要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或分配措施。5只宜短期、局部实行。易造成市场短缺。最高限价产生结果:1供给短缺2变相涨价3黑市交易保护价格分析:1目标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2属于政府干预措施。3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需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4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主要是农产品。易造成市场过剩。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1)点弹性:是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弹性,即价格发生微小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Ed为负数,为简便起见,取其绝对值(2)弧弹性:弧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点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需求价格弹性基本类型:需求富有弹性Ed〉1、需求单位弹性Ed=1、需求缺乏弹性Ed〈: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正向)。2商品的重要性(反向)。基本必需品,弹性小。非必需品,弹性大。3商品用途(用途多正向)。4时间(正向)。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1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d〈1,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同方向。2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Ed〉1,反方向,此时才适于薄利多销政策。需求交叉弹性: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Eij=商品i需求量的相对变动/:1两种商品为替代品时,因商品的需求量与替代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Eij〉0。2两种商品为互补品时,因为商品的需求量与互补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则Eij〈0。Eij=0时,两种商品无关。供给价格弹性: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和供给量是呈同方向变化的,因此Es为正值。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Es>1,供给富有弹性;Es<1,供给缺乏弹性;Es=1,供给单位弹性;Es=0,供给无弹性;Es=∞,供给完全有弹性。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1时间(首要因素,正向)。2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3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正向)。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经济人假设:消费者总是追求效用最大化和理性的。效用是指商品或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基数效用理论(边际效用分析)序数效用理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分析)。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1完备性2可传递性3消费者总是偏好数量多而不是少。
无差异曲线特征:1离远点远的偏好程度高。2不相交(可传递性)3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为负(由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边际替代率为无差异曲线上该点切线斜率的绝对值。预算约束线: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收入增加预算线向右平移。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即在一定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价格变化产生的两种效应:收入效应(正常商品:与价格反向。劣质品:同向)、替代效应(与价格反向变动)。低档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正常品的平缓对价格变化反应大。收入效应:名义收入不变时,商品价格变化,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商品数量变化。替代效应:实际收入不变,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相对价格变化,从而引起需求量变化。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科斯: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或特征: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交易成本:包括1签订契约无法预见的损失,2签订监督执行契约所需成本。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生产:投入转变成产出的
201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小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