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为了规范试验室对碎石(卵石)检测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件中水泥混凝土及制品用的卵石碎石,道路工程与水利工程可参照本作业指导书。
编制依据
GB/T14685-2001《建筑用碎石、卵石》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检测项目概述
卵石:也称砾石指岩石风化破碎后,在湖、海、河等天然水域中形成和堆积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碎块,外形浑圆少凌角。
碎石:指岩体爆破后经人工破碎或卵石经人工破碎筛分而成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碎块。
针状颗粒:。。
片状颗粒:。
含泥量:指粒径小于80µm的岩屑,淤泥与粒土的总和。
泥块含量: 。
坚固性:指石子自然风化和其它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碱骨料反应:指水泥和混凝土的有关添加剂中的碱性氧化物(K2O,Na2O)与石子中的活性二氧化硅等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缓慢反应生成碱硅胶后,吸水膨胀导致混凝土破坏现象。
检测准备
人员
凡从本试验的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且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
设备仪器
台秤:称量10kg,感量10g;架盘天平: 称量10kg,感量10g;天平:称量1kg,感量1g;称量2 kg,感量2g;称量100g,;称量100 kg,;称量5 kg,感量1g;套筛、一套;;摇筛机、 。±,频率50±3Hz。容器为试验所需各种容器(量筒、烧杯、玻璃棒容呈瓶等)。烘箱、三脚网篮、跳桌、水泥胶砂搅拌机测长仪、平燥器。压力试验机量程30 kg,示值相对误差
1%;受压试模。其它与试验匹配的仪器设备。
检测条件
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5℃~30℃。
检测顺序
坚固性试验-检验石料对硫酸钠饱和溶液结晶膨胀破坏作用的抵抗能力,间接判断其坚固性。试验步骤
配制溶液
配制试验溶液:在1000mL蒸馏水中(温度30℃左右)加入无水硫酸钠300~350g,或结晶硫酸钠700~1000g;边加入边用玻璃捧搅拌使溶液饱和,冷却至20~25℃,保持48h,此溶液即为试验溶液,相对密度为1151~1174kg/m3。
按下表规定筛分,分别用水冲洗干净放在105±5℃下烘干到恒量。冷却至室温,取下表中规定重量。
石子粒径(mm)
5~10
10~20
20~40
40~63
63~80
试样
500
1000
1500
3000
3000
将称取不同粒级的试样分别装入网篮,并浸入试验溶液中,溶液的体积应不少于试样总体积的5倍,上下升降数次,以排除试样中的汽泡,然后静置于容器中,篮底距容器底300mm,网篮之间间距为30mm,液面至少高于试样顶面15mm,温度保持在20~25℃,浸泡18~20h,把网篮从溶液中取出,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4h,至此完成了第一次试验,待试验冷却至室温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第二次试验。从第二次试验开始,浸泡与烘干时间均为4h。如此循环5次。
最后一次试验后,用清洁的温水将试样冲洗,直至冲洗后的水加入少量钡溶液且不出现白色浑浊为止,洗后试样放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冷却至室温。
干燥后的各级试样分别用同筛号的筛过筛,并称各级试样的筛余量,对于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还应做破坏状况检查。(崩坏、裂纹、剥落等)。
结果计算与评定
各级试样质量损失百分率(%)
δji=(mI-m,I)/mI×100%
δji --各级试样质量损失百分率(%)
mI --各级试样试验前质量(g)
m,I --各级试样筛余颗粒的烘干质量(g)
试样中总质量损失百分率按工(7)计算,精确1%。
δj=(a1δj1+ a2δj2+ a3δj3+ a4δj4+ a5δj5)/(a1+ a2 + a 3+ a4 + a5)
δj --试样的总质量损失率(%)
a1、a2 、a3、 a4、 a5--分别为各粒级试样质量损失百分率(%)
δj1、δj2 、δj3 、δj4 、δj5 --分别为各粒级试验前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取两次试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其质量等级如下:单位:%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质量损失
5
8
12
压碎指标试验步骤:
,筛取小于20mm并大于10mm的粒径试样,并除去针片状颗粒。然后
碎石试验作业指导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