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
《送元二使安西》整合教学设计
古槐街小学邢艳敏
教学目标
1 运用所学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课。
3 感悟诗歌的内容,想像写写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读诗题。知诗人
1 直接揭示诗题。(板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师:同学们,唐诗是祖国语言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千古传诵的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回忆原来学古诗的方法:这学期我们第二单元学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吗?(解诗题知诗人)(读诗句解诗意)(入诗景悟诗情)背诗句
师:今天还采用这些方法来学习,齐读课题目,边读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生:都有一个“送”字。师:你真会读书。板书:送
师:第一首诗送谁、第二首诗送谁。他们都是送朋友。板书:朋友
师:送朋友到哪里去? 生:到广陵出使安西板书;之广陵使安西
师:广陵在哪?安西在哪?
生:广陵就是扬州,安西在新疆库车附近……
师:你知道的还真不少。广陵就是现在的扬州,那里三月繁花似锦。安西在新疆库车附近,那里三月要比扬州冷得多。
师:谁来说说这两个题目的意思。生:说
师:大诗人李白我们特别熟悉,谁来介绍。诗人王维大家可能对他了解不多,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他吧。看课件
二、读诗文,解诗句
师:孩子们,学古诗除了理解诗题,了解诗人外,我们还要读通诗句,了解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这两首诗,读两遍,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生:朗读
师:我想请两个同学来读这两首诗歌。生:朗读
师:读得很通顺。可惜有两个字没读好,一个是“渭城朝雨”,知道为什么读“zhao”吗?
生:是早晨下的雨。
师:另一个字是“客舍青青”的“舍”要读第四声,一起读。生:朗读
师:古诗光是这样读,还不行,还要要读得有韵味。这两首诗都是七言诗,一般情况下都是二二三断开。先听老师读一读这两首诗。(范读)下面,请大家先看看下面的注释,想想诗歌的意思,想想诗歌带给你的感觉,再大声地朗读两遍,要读出韵味。生:朗读
师:我还请两位同学来朗读。生:朗读
师:同学们想不想借助注释和字典,说说诗句的意思。
先来看:对比“故人西辞黄鹤楼”与“西出阳关无故人”。引导学生比较异同。
①同是故人,所指却不一样。前一句指孟浩然,后一句指王维自己。
诗意长江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面向西,故而说西辞。“西出”截然相反,是向西而去,向东告别。) 打在课件
师:困难解决了,谁来说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意思。
师:什么样的三月叫烟花三月呢? 师:老师真佩服你们!你们用了这么多的好词语。你们头脑中的三月这么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现实中的烟花三月吧。(出示课件:烟花三月) 师:烟花三月传神地写出了三月的扬州乃至长江两岸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景象。
师:谁来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思。其他诗句谁还想说一说。
师总结;从烟花三月,到碧空长江,从青青客舍,到细雨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三、入诗境,悟诗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