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管理学家看丞相之王珪.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管理学家看丞相之王珪》
 
一、历史上对王珪的评价
太宗时期的七大名相:房玄龄、杜如晦、王珪、温彦博、戴胄、李靖、魏征,王珪排第三。王珪是谏官出身,他年龄比魏征长十岁。太宗曾告诉王珪说,“如果你能常常在谏官的位置上,朕将永远不会犯错。”
王珪的性格特征:
l  清心寡欲;
l  孝悌忠信;
l  知恩图报;
l  为人雅正;
l  疾恶如仇。
王珪很有个性啊,那么史学家对他的评语是,王珪这个人人品太好了,在七个丞相里面人品他最好。所以历史的评价就是他品行端正,这个人非常端正,而且知晓先后,该进该退,行为完全合理。所以后来太宗让他定五礼的范本,是由他定出来的。让他当太子的老师也是太宗要求的,因为他的仁义礼智信非常好,儒家的理论跟执行,王珪做得很好。所以史学家又评他“为人雅正,疾恶如仇。”说这个人气质非常好,温文儒雅,而且疾恶如仇。
 
【故事1】
有一次有人问到荀子。“请问先生,要怎么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荀子说,“但闻修身,未尝闻治国也。”我只听说怎么样把身修好,我没听过怎么把国家治理好。“为什么?”“君者,仪也,仪正则景正;君者,盘也,盘圆则水圆;君者,盂也,盂方则水方。君射则臣决,楚王好细腰,故朝有饿人。故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这是荀子讲的话。君,领导人,就像照相机一样,照相机正了,拍出来的景它就是正的。“君者盘也”,君子像盘子一样,盘子圆的,装的水就是圆的。“君者盂也,盂方则水方”,君像盂一样,它是方的,装了水就是方的。所以“君射而臣决”,领导人心里在想什么,下面的人肯定去配合他、奉承他。所以领导人喜欢做什么,下面人一定配合他做什么,企业文化也是这样形成的。所以正面的企业文化、组织文化建立在领导人正确修身的基础上。所以我只听说过修身,我没听说过治国的,所以领导人把身修好了,风气起来了,变成这个正面的文化,这个组织自然走上正轨。
   
二、王珪坎坷的一生
首先王珪是个遗腹子,生下来了妈妈带着他,教他读书,是拿一个树枝在地上教的,但是王珪非常好学,非常努力。王珪的妈妈对他期望很大,但很可惜他一直不太得志,到二十四岁才第一次当一个小官吏,当时隋文帝让他到朝里去负责校订所有的文书,以现在来讲,叫校稿。所以他二十三岁第一次进宫,做这个小官,到三十四岁那一年,他的叔父因为举兵反被杀,因为被诛九族,他就跑到终南山隐居起来了,专心读书。
人不是一生都如意的,不如意以后就要修身、积德,品性端正是比什么都重要,努力也重要。所以人在落魄的时候,最好就是好好稳下来,充实自己,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人很可怜,一生都在比,三十岁以前比学历,四十岁以前比能力,五十岁以前比精力,六十岁以前比体力,到了七十岁,比病历。
 
【故事2】
王珪在这几年隐居在终南山,一直到四十七岁,在这十几年充实自己,可就在这三十几岁在隐居的时候,他结交了非常多的朋友,复杂的关系。他妈妈有一次非常不高兴,就骂他了,“因为我到处从小就跟他们说你会当宰相,三十几岁了,一事无成。每个人都在笑你妈妈,这样,就明天中午,你把你那一些什么豪杰,什么人群狗党、狐群狗党带来家里吃个饭,让娘看看你交哪些朋友。”桌子围一圈吃饭,妈妈隔着帘这样看,看每一个人,王珪坐主人的位子,顺时钟下去,坐王珪旁边的是房玄龄,再旁边杜如晦,再旁边李靖,再旁边戴胄,再旁边温彦博,再旁边魏征,

管理学家看丞相之王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18-06-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