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散文就像一座干净的村庄温暖着焦灼的读者,熏陶滋养着一个又一个心灵。
福斯特:假如散文衰亡了,思想也将同样衰亡,人类相互沟通的最好道路将因此而切断。
散文阅读能力
理解
分析
鉴赏
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把握文意,筛选信息
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研究探讨,深入领会
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一、熟悉文体
第一类:记叙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
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由实到虚,反映世态,总结感悟。
第二类:状物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的突出特征上进行人生道理的隐喻。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
第三类:议论性散文
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
二、储备基本知识
①叙述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
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还没考过)
②描写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景物、环境描写:突出环境特点,烘托人物,渲染氛围,烘托主题。
侧面描写(烘托):以特征相似或相反的另一事物作正衬或反衬,能突出主体事物。
正面描写、渲染:浓墨重彩的描绘能感染读者;
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增强感染力。
③叙述人称的技巧: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便于心理描写,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以往考查频繁,现在几乎不考)
④议论技巧:在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在中间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
⑤抒情技巧: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开头能定文章基调;在结尾能升华主题。
(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衬托,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感情,深化中心。
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进行的环境、情绪、气氛等描写的造势。
对比,在两种互相对立事物的比较中突出主体,凸显正面,使形象鲜明。
象征,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还可使要表达的意思含蓄、深刻。
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以下几个以前几乎没考过,09年高考全部出现
托物言志,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深刻生动地表现深层含义。
抑扬结合,为褒先贬,为损先扬,形成鲜明对照和强烈反差,收到特殊效果。
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或人物的性格,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以小见大,即从平凡细微的事情中反映重大的主题,可突出中心,有强烈的震撼力。
高考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