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的最高境界——知己
“知己”一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曾闻“人生有三五知己,足矣!”
“三五知己”?何其多也!可能理解的角度不同,结果也自然不同,所以就我毕生的观察和体验,谈一谈友情的最高境界——知己。
何谓“知己““知”者,懂也,“己”者,我也,“知己”者,懂我也!
人生在世往往是“知我者多,识我者少”,或曰“识我者多,懂我者少”。
所谓“知”,泛泛地讲为“知道”,了解表面;而作为“知识”则必须去读,去观察,去体验,通过各种器官去“悟”,只有“悟”出来的东西才称得上是真“懂”了。
别看“人”是社会上最小的单位,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部书,一科专门的知识,你不去读他又怎能懂他?你不懂他又怎能成为他的知己呢?反过来也一样,如果对方不懂你,又怎能成为你的知己呢?
知己乃一个人的精神与感情之寄托,不可小觑。
“知”些什么
大凡交友都要互相了解,彼此关心,志趣相投,语言沟通,简言之为说得来,合得来,或曰两厢投缘。作为一般朋友这也就足够了,可是作为知己就差得远了。
知己都知些什么呢?不是外在,而是内在,明眼人一眼可以看出人的外在,而对内在则要慢慢地去解读。由他的志趣爱好,生活经历,内心活动,性格倾向一直到他的隐私,你必须逐章逐节地读懂,这样你就可以成为他的“知心”,而他也就把你当成“知己”了。
反之亦然,如果你能遇上这么一个人能够如此这般地懂你,对你的优点能够欣赏,对你的缺点能够包容,对你的错误能随时指正,你能小视他吗?当然,如果有人故意“掏”你的心窝子而后去出卖你那就另当别论了。
知己的双边性
一般来讲,每个人若想有个知己,总是要求对方对自己先好,也就是他先“读我”,然而你却把
“书本”合得严严的,好,这个知己溜走了。
相反,你想“读”别人,别人给你个闭门羹,这个知己也“没门儿”了。
所以,知己是彼此的,对等的,公平的,双边的。与此同时,知己的形成要有一定的时间,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再由有意识到无意识,须要一个甚至几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有磨合,有包容,甚至有争吵,这样才能一辈子下去。
知己的最高境界是终生,最大的收益是晚年,到那时,一杯茶,两把小椅子;或者是沙发茶几翘起二郎胯,悠哉闲哉地天南地北,海阔天空,不觉得乐吗?如果是结发夫妻,那更是天上下来的一对神仙!不说晚年,就是年轻时有一个人能成为你的一半,你哭他哭,你笑他笑,一个人的包袱两个人背,不亦轻松?
知己的阶段性和对终生知己的筛选
人到了晚年仍有故交固然是好,但也不见得是一辈子下来的,因为人的一生道路漫长,路边不可能无人,相反都是和人打交道中走过来的,所以每走一步说不定都会遇到知己。问题是如若遇到,千万不要放过。
如何选择阶段性情谊,培养出终生的知己呢?
一要看人品:人品低下不可能成为你的一般朋友,怎能成为你的知己呢?但一无长处恐怕也难长久,除非你的人品能够感染他,使他不断地长进。
二要看他对待别人:如果他对师长不尊,对父母不孝,对同胞不敬,对同事不恭,只一味地对你好,其中必有缘故,相反要多加留心。
三要看逆境:人生的道路不可能都处于顺境,如果是“朋友来了都可爱,当你趴下一脚踹,等你站起再回来,这种朋友干脆拜拜”!逆境中走过来的人是用“心”走过来的,所以有可能成为终生知己。
四要看性格倾向:人的性格是可变的,这是由于人的性格都有两面性,即在表面性格的背
友情的最高境界——知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