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定位
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学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这表明,2020年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展已不是发展重点,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的重要特点,首先是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应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应全方位反映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
为此,《规划纲要》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特别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二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特别针对科研领域体制性障碍,要求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和教育资源共享。三要牢固树立高校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能力优势,全方位开展服务,要求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设,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
——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的另一重要特点,就是强调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这是涉及高等教育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理念。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及区域差异性,是世界上不多见的,很难沿用学术学科评价的单一尺子衡量所有高校,而且高等教育处于“精英”阶段的质量标准,并不能简单移至“大众化”乃至“普及化”阶段的所有高校。
为此,《规划纲要》提出了两大政策要点,一是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创新,到2020年建成一批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等结构,旨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重点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鼓励高校既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苦练内功,还要面向现代化建设需求办出特色,这将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打造高质量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建筑内给排水设计计算说明书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