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根据词义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1、隐蔽、僻静的小路。( )
2、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
3、指唱歌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
4、形容有滋味有兴趣的说道。( )
5、有节奏的诵读诗文。( )
1、幽径 2、德高望重3、唱和 4、津津乐道 5、吟咏
栀子花清爽幽径拜访德高望重
俯身波光明灭流淌吟诵瀑布陡峭
岁月悠悠波光明灭呼唤知己胳膊旋转
流淌热切梳妆汩汩吟诵唱和瀑布挺拔
身躯湛蓝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短暂
别有深意侠客吟咏恩泽犬吠
你会读吗?
你知道课文的内容吗?请你说一说:
作者带着心情,
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
满怀的好
“朋友”
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
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犬吠、归鸟;
句子的理解:
①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撞了个满怀”,形象地写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旷神怡的和风中的那种感觉。因为风中含着“露水”,所以特别滋润心脾;也因为风中含着栀子花的气息,所以在滋润中还带着一丝甜蜜。这“走出门”后给作者的第一感受,就不同寻常,说明了“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同时,也间接地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
句子的理解:
②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句子的理解:
③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鸟儿不是在啁啾,而是在“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闪亮,而是在“与我交换眼神”。一声“呼唤”,一个“眼神”,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句子的理解:
④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山中访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